文学类比较文学精品课程.pptVIP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比较文学精品课程 主讲人:张建华 比较文学精品课程 第一章 文化转型与比较文学的新发展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与文化转型时期 第二节 世纪转折时期的文化危机 第三节 文化危机呼唤新的人文主义精神 第四节 比较文学在未来文化发展中的地位 第五节 比较文学向总体文学发展 第六节 文学的跨学科研究 亨廷顿简介 第三节 文化危机呼唤新的人文主义精神 一、人文的概念 人文概念与和谐社会 二、人生是痛苦、荒诞的,世界选择的必要性 三、人文主义的内涵 1、互为主观 2、和而不同 3、万物并育 4、提倡宽容,沟通。 第三节 文化危机呼唤新的人文主义精神 四、无论中西,“人文”的本意,都是要超越只对一己的关心,而致力于寻求一个更适合人类生存,更有意义的人类生活环境,但西方的着重点在于对个人作用的发挥,而中国的着重点则在于对个人的约束。 五、经历过二十世纪认识论和方法论转型的新人文精神继承了过去人文主义的优秀部分,强调首先要把人当作人看待,反对一切可能使人异化为他物的因素,关心他人和社会的幸福,关怀人类的发展与未来。 六、如果说过去的形而上学“绝对精神”追求的是最大的普遍性。那么,新人文主义精神则是将这种普遍性压缩到最低限度,而尽量扩大可以商谈、讨论、宽容的空间。 第三节 文化危机呼唤新的人文主义精神 七、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提出“互为主观”,道路是:“批判——沟通——重建”。 八、中国文化资源“和而不同” 1、倡导个人权利 2、宽容、容忍 3、放弃全面价值观 4、万物并育,不相害,不相悖,注重人伦关系。 第四节 比较文学在未来文化发展中的地位 比较文学是一种文学研究,它首先要求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中,人与人通过文学进行沟通的种种历史、现状和可能。它致力于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并希望相互怀有真诚的尊重与宽容。坚持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改进人类文化生态和人文环境,避免文化冲突。 一、异质文化之间文学的互识、互证与互补: (一)西方的文化危机迫使西方以东方作为“他者”,在比照中更深刻地认识和反省自己,并向东方寻求新的生机;东方则需要在世界文化语境中得到新的发展,参与解决人类文化遭遇的各种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自身的现代化。 (二)互识就是相互认识,没有相互认识的兴趣就谈不上比较文学。 第四节 比较文学在未来文化发展中的地位 (三)互证就是要在互相参证中找到共同问题,证实其共同性,同时反证其不同性,以达到进一步的沟通和理解。 (四)互补包含几方面的内容。 第四节 比较文学在未来文化发展中的地位 二、比较文学研究将更加深入文化内层: 文学与文化的相因相成将成为文学研究的主流。 第五节 比较文学向总体文学发展 (一)总体文学研究超越国家、民族、语言界限的那些文学运动、文学思潮、文学体裁和文学风尚。 (二)总体文学研究强调从多种文化的文学文本来研究某种共同的文学现象,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论,同时又反过来加深对不同文化的认识。 第六节 文学的跨学科研究 在美国,作家被称作“反熵英雄”,正是作家的刻意创作,不断降低熟悉度,追求陌生化使然。 更多资源 * 一、什么是文化转型时期 所谓文化转型时期,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文化发展明显产生危机和短裂,同时又进行急剧的重组与更新。西方的文艺复兴,中国的魏晋六朝时期,五四时期。 蒙娜丽莎的微笑 中国壁画 魏晋南北朝 五四时期的中国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与文化转型时期 二、文化发展的规律与特征 “认同”与“变异”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与文化转型时期 认同:认同,巩固主流文化。如: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定于一尊。 变异:批判和扬弃,形成文化转型期。如:“超女”现象。 [英国]波奈斯库说:“用比较法来获得知识或交流知识,这种方法在某种意义上说和思维本身的历史一样悠久。” 三、文化外求的三种模式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与文化转型时期 1、外求于他种文化。 文艺复兴时期西欧文化对古希腊文化的借助,汉唐对西域文化,印度文化的汲取。 2、外求于同一文化地区的边缘文化(俗文化、亚文化、反文化) 词、曲、白话小说受俗文化的影响。 3、外求于其它学科 弗洛伊德学说、达尔文进化论对文学观念的刷新。 四、文化转型时期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与文化转型时期 1、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变。 2、殖民体系的瓦解和冷战的结束根本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格局。 3、人类思维方式的新发展开辟了前所未有的新视野。 五、现象学范式与逻辑学范式的区别: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与文化转型时期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就是当代人所阐释的历史。如:赵树里的《小二黑结婚》 《小二黑结婚》剧照 《小二黑结婚》电影海报 五、现象学范式与逻辑学范式的区别: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与文化转型时期 现象学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