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2012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卷 论述类文本阅读(一)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一)(江苏)
一、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鲁迅和《水浒传》
郑公盾
鲁迅对《水浒传》是肯定的。
鲁迅不但为研究《水浒传》的各种版本费了一番心力,同时,他为寻找陈老莲的《水浒图》也下了很大功夫。他同《水浒传》研究者郑振铎的通信中,曾多次讲到陈老莲的《水浒图》。他十分希望能寻到这个著名的《水浒图》,他说“至于为青年着想的普及版,而且为了对青年负责,应当按照明人的古衣冠来刻画《水浒传》的人物形象,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介绍《水浒传》。”
以上说明鲁迅对《水浒传》的介绍是十分认真负责的。鲁迅还充分肯定了《水浒传》一书的思想内容。他在《谈金圣叹》一文中指出:“宋江据有山寨,虽打家劫舍,而劫富济贫。”在给许广平的书信中,他也指出:“梁山泊劫富济贫的事,已成为书本上的故事了。”这说明鲁迅充分肯定了《水浒传》所描写的“劫富济贫”这一正义行为。鲁迅肯定了“《水浒传》里有革命精神”,肯定李逵也是农民革命家,他惋惜着人们读《水浒传》,但却很少有人真把这部书好好学习,而在黑暗的旧社会里“因风而起的不免是涂面剪径的假李逵”,或者充其量是打滚斗式的“突变”。
鲁迅在他的名著《中国小说史略》中,明确地区别了一般武侠小说同《水浒传》在思想内容上的原则不同之处。指出:“《三侠五义》之类的旧小说,看来好像有《水浒传》的余韵,而实际上‘仅其外貌,而非精神’。”前者所刻画的人物,充其量是“帮助政府”,而后者——《水浒传》中人物是在“反抗政府”的。
鲁迅正确阐明了《水浒传》能够在中国民间盛行的社会原因。他在为叶紫著的《丰收》一书的序文中写道:“中国确也盛行着《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其原因就在于中国社会还有三国气和水浒气。”所谓中国社会有水浒气,那就是指在旧中国当官的都像强盗一样,为非作歹,借势欺人,对人民巧取豪夺,而且要关便关,要杀便杀,广大人民生活却毫无保障,因此人民对封建反动官府进行不间断地反抗斗争,已蔚为社会的风气。这种风气,就是“水浒气”。这也说明鲁迅十分重视《水浒传》,认为这部著名古典小说不但有历史价值,而且就在鲁迅所生活的时代也还有着一定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15.请简述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 ▲
16.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鲁迅介绍《水浒传》是认真负责的?(6分)
▲ ▲
17.鲁迅认为《水浒传》“能够在中国民间盛行的社会原因”是什么?(6分)
▲ ▲
论述类文本(18分)
15.(6分)①文章开宗明义,提出观点:鲁迅对《水浒传》是肯定的(2分),②接着,举例论证鲁迅对《水浒传》的介绍是认真负责的,③然后,论述了鲁迅对《水浒传》的思想内容是肯定的,④最后,说明了“鲁迅正确阐明《水浒传》能够在中国民间盛行的社会原因”。(每点1分,答出三点得4分)
16.(6分)①费心地研究《水浒传》的各种版本(3分);②下了很大的功夫去寻找《水浒图》(3分)。
17.(6分)①《水浒传》中可以体现中国社会有水浒气;(2分)②《水浒传》有一定的历史价值;(2分)③《水浒传》在鲁迅所生活的时代也还有着一定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2分)
二、论说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中国文化的重建
余英时
仅仅以学术思想的主要流派而论,中西文化的内部已经是如此复杂,则如何斟酌尽善以消纳西方思想于中国文化系统之中自然是一种不可想像的巨大工程。
从前佛教传入中国,从汉末到宋代,经过近一千年的发展才有理学出来总结了思想重建的历史事业。但佛教不过是一种宗教,其最初的影响大体上仅限于信仰方面。西方文化之侵入中国,其冲力及影响面都远非佛教所能比拟于万一。中国人在尚未正式触及西方思想之前,早已在政治、经济各种生活层面上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这种总体性的文化挑战是中国史上前所未有的遭遇。如果佛教中国化的历史经验足供参考,那么中西学术思想的真正融合必将是一个长期的发展历程。但是我们必须注意:西方思想绝不能简单地和佛教相提并论,佛教的基本立场是出世的,因此与中国思想的主流格格不入。西方思想则千门万户,其中颇不乏精微的入世理论,足与中国的旧说互相印证。尤其重要的是:前已指出,西方文化一开始就撼动了中国文化的根本。百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课标黄冈中学一测试卷:地理(人教)答案.pdf
- 新课标黄冈中学一测试卷:地理(人教).pdf
- 新课标黄冈中学一测试卷:文数(湖北).pdf
- 八年级英语 unit1 Period4导学稿 人教新目标版.doc
- 桥简介.doc
- 江苏宝应中学高一化学 溴、碘的提取教学案.doc
- 江苏宝应中学高一化学 二氧化硅与信息材料教学案.doc
- 江苏宝应中学高一化学 硝酸2教学案.doc
- 江苏宝应中学高一化学 硅酸盐矿物与硅酸盐产品教学案.doc
- 江苏宝应中学高一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案.doc
- 江苏省2012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卷 古诗词鉴赏(二).doc
- 江苏省2012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卷 论述类文本阅读(四).doc
- 江苏省2012届高三语文语文二轮专题卷 名句默写(一).doc
- 江苏省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 专题11 旅游地理课件.ppt
- 江苏省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 专题5 生产活动与地域关系课件.ppt
- 江苏省2012年高二化学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三).doc
- 江苏省2012高三数学二轮专题 填空题专练10.doc
- 江苏省2012高三数学二轮专题 填空题专练4.doc
- 江苏省2012高一化学 专题1第一单元第3课时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课件 苏教版必修2.ppt
- 江苏省2012高三数学二轮专题 填空题专练1.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