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1空气监测,空气检测,烟气监测,空气质量,空气监测器,空气检测仪,环境监测,空气果,全球10大空气污染城市,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仪
将监测区域地面划分成若干均匀网状方格,采样点设在两条直线的交点处或方格中心。每个方格为正方形,可从地图上均匀描绘,方格实地面积视所测区域大小、污染源强度、人口分布、监测目的和监测力量而定,一般是1~9km2布一个点。若主导风向明确,下风向设点应多一些,一般约占采样点总数的60%。 这种布点方法适用于有多个污染源,且污染源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 * 同心圆布点法此种布点方法主要用于多个污染源构成的污染群,或污染集中的地区。 (图4.3)布点是以污染源为中心画出同心圆,半径视具体情况而定,再从同心圆画45°夹角的射线若干,放射线与同心圆圆周的交点即是采样点。 扇形布点法:此种方法适用于主导风向明显的地区,或孤立的高架点源。 (图4.4)以点源为顶点,主导风向为轴线,在下风向地面上划出一个扇形区域作为布点范围。扇形角度一般为45°~90°。采样点设在距点源不同距离的若干弧线上,相邻两点与顶点连线的夹角一般取10°~20°。 以上几种采样布点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使用,目的就是要求有代表性地反映污染物浓度,为大气监测提供可靠的样品。 * 第三章 空气和废气监测 第二节 空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订 采样站(点)布设方法 1. 功能区布点法 2. 网格布点法 3. 同心圆布点法 4.扇形布点法 * 1、功能区布点法 (多用于区域性的常规监测) (1)先将监测区域划分成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和居住混合区、交通不同功能区 (2)再按功能区的地形、气象、人口密度、建筑密度等,在每个功能区设若干采样点 (3)同时在对照区或清洁区设1-2个对照点. * 图3.1 网格布点法 2. 网格布点法 * 图3.2 同心圆布点法 3. 同心圆布点法 * 图3.3 扇形布点法 4.扇形布点法 * 五、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间 颗粒物:24小时。 气体:实时监测 * 第三节 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和采样仪器 采样仪器 (一)组成部分 切割头,收集器,流量计,采样动力。 * 颗粒物采样器: 低流量(5l/m)、中流量(30l/m)、高流量(113l/m) 气体采样器一般流量较低:1ml/m * 切割头 流量计 图3.13 几种常用的流量计示意图 皂膜流量计 孔口流量计 1.隔板;2.液柱;3.支架 转子流量计 1.锥形玻璃管;2.转子 * * 质量流量计(Mass Flow Meter)组态灵活,功能强大,性能价格比高,是新一代流量仪表。 * 收集器 * 第四节 颗粒物的测定 TSP采样器 (一)悬浮颗粒物(TSP、 PM10、 PM2.5)的测定 重量法具体步骤: 滤膜恒温恒湿24小时; 称量滤膜并记录; 放入滤膜保存盒保存; 采样; 采样后用镊子取下滤膜, 放入相应的滤膜保存盒; 恒温恒湿24小时; 称量滤膜并记录; 带手套\用镊子\无颗粒纸 * 重点 按下式计算PM浓度: PM(mg/m3)=(G2-G1)/Vn 式中:G2——采样后滤膜的重量(mg); G1——采样前滤膜的重量(mg); Vn—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m3); 重点 四、颗粒物(PM)中污染组分的测定 (一)主要无机化学成分的测定 1. 样品预处理方法 2. 测定方法简介 (二)有机化合物的测定 * 颗粒物的主要化学组分: 碳(OM+EC)、离子(SO4=, NO3-, NH4+, Na+, Mg2+, Ca2+)、元素(Na to U) 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化学组分的比例不同 * 1. 总有机碳和黑碳的测定 预处理:无 方法:光热碳分析仪 检测:OC、EC * 2. 水溶性阴阳离子的测定 预处理:水浸取法 方法:IC离子色谱 检测离子:chloride (Cl-), nitrate (NO3-), sulfate (SO4=), water-soluble sodium (Na+), potassium (K+), calcium (Ca++) and ammonium (NH4+) ions 3. 金属元素的测定 1、项目:Cu,Zn,Pb,Fe,Co,Ni,Cr 2、方法:AAS(含量少,灵敏) ,ICP-Ms 3、预处理: (1)干式灰化法(破坏有机物) 坩锅500-900℃ 高温灰化法: 玻璃纤维滤纸500℃ 低温灰化法:高频电场通氧气,在150℃20-30min (2)湿式分解法:酸溶解并破坏有机物 4.有机成分的测定 多环芳烃:蒽、菲、芘等 来源:煤和石油的燃烧 危害:致癌 步骤:采样、提取、分离、测定四步 方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