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代市井女性对凡俗人生的认同——“东吴系”女作家汤雪华作品浅论.pdfVIP

1940年代市井女性对凡俗人生的认同——“东吴系”女作家汤雪华作品浅论.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40年代市井女性对凡俗人生的认同——“东吴系”女作家汤雪华作品浅论.pdf

第33卷第7期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V01.33,No.7 ofHuBeiTV 2013年7,El Journal University July.2013,068~069 1940年代市井女性对凡俗人生的认同 ——“东吴系”女作家汤雪华作品浅论 李 萍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内容提要]汤雪华是1940年代在上海文坛上崭露头角的“东吴系”女作家中的“另类”,多舛的人生经历, 使她拥有了更平实睿智的平民意识,在她的创作中表现出对纯美虚幻爱情的消解,对凡俗现实人生的认同。 [关键词]平民意识;纯美爱情;消解;凡俗人生;认同 [中图分类号]120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427(2013)07—0068-02 随着近年来对“东吴系”女作家创作的挖掘,汤雪华渐 纯美爱情的梅再次输给了金太太。曾经神圣高尚的“爱情” 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她多舛的人生经历,创作中所体现的思 被无情消解,抵不过一个月的薪俸,“诗”在这里成为具有 想深度,在“东吴系”女作家中都算得上独树一帜。汤雪华 讽刺意味的存在,只是一缕熄灭的温热,连一阵寒风都无法 的寄父,可以说是“东吴系”女作家的引路人的胡山源,也 抵御,叛逆之后的畈依更令人触目惊心。无独有偶的是凌叔 曾毫不避讳地说“在与我接近的所谓‘东吴系女作家’中, 华也有一篇同名小说《转变》,其中的主人公宛珍,从一个 她是最优秀的”【1】这一评价,把汤雪华从“东吴系”小姐作 拒绝包办婚姻要继续进大学深造的“了不得的女子”,经历 家群体中分离了出来:过早品味生活艰辛的她在作品中消解 了种种拼搏努力还债、抚养弟妹、照顾母亲,但最终却选择 了纯美虚幻的爱情,表现出对凡俗现实人生的认同,折射出 了嫁给一个比她母亲还大两岁的男人做姨太太,享受着荣华 凡俗人生中的历史真实。 富贵的物质生活。相同的是两篇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受过教 一、对纯美爱情的消解 育的新女性,都对自主的纯美的爱情有过追求,也都曾经有 爱情是文学创作永恒的母题,尤其是“五四”以来,人 过一定的事业,不同的是宛珍曾经努力地做过一个经济独立 的意识的觉醒,反映在文学创作上,就是以恋爱为主题的作 的女子,虽然两个作者着眼点不同,汤雪华是一种道德批判, 品的大量涌现,尤其是对摆脱了家族利益的反封建包办的自 凌叔华则是一种对新女性叛逆后的回归的更深层的反思,但 由恋爱的一种纯美解读影响了不止一代的青年男女,他们喊 他们最终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物质,则客观地为我们展示了 出了“我是我自己,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的时代强音, 一种历史真实,40年代的女性,家庭的束缚已然可以打破, 并不惜为此付出生命代价。到了“东吴系”女作家笔下,爱 可以按照自己的理想选择爱人选择生活,但生存的压力加上 情更是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和理想主义的梦幻,施济美的 都市畸形繁荣带来的物质诱惑,却会让在市井社会生活的女 《蓝园之恋》《嘉陵江上的秋天》《凤仪园》,杨璜珍的《玫瑰 性无意识地转变到物质的考量上。尽管,在汤雪华《转变》 念珠》,郑家瑗的《号角声里》《霏微园的来宾》等都以浓厚 轻松幽默的笔调中含有浓厚的道德批判,批判却不尽是金太 的感伤,自我牺牲的精神维持着对纯美爱情的追求。汤雪华 太的拜金主义,更多地是对其不切实际的爱情幻梦的脆弱的 却一反“东吴系”女作家的谈爱情伤于爱情亦止于爱情的创 展示。由此,我们看到,汤雪华对“五四”以来的新女性对 作模式,在作品中故意打破爱情的理想虚幻,以务实的态度 虚无缥缈地爱情的追求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