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动物医学进展。2013,34(5):91—94
in Medicine
ProgressVeterinary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变异机制及致弱方法研究进展
陈明艳1’2,余 娟1,潘耀谦1,郭东光2”,陈伶俐1’2,
徐敏1’2,贺会利1’2,魏小兵3,刘兴友h
(1.河南科技学院,河南新乡453003;2.动物病毒防控与药残分析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新乡453003;
3.农产品质量安全系统控制河南省高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南新乡453003;
4.动物疫病和残留物防控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新乡453003)
摘 要:因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基因组RNA聚合酶缺乏校正功能和其特有的套式转录方式,
IBV容易发生变异,导致新的变异毒株不断出现,使现有的疫苗难以完全满足预防的需要,这就要求根据流
行特点不断研究新的疫苗。根据IBV的变异机制,利用鸡胚连续传代、改变生长温度和基因工程方法可人
工获得致弱的IBV毒株,为研究IBV弱毒疫苗毒株奠定基础。论文就近几年来IBV的变异情况及致弱方
法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更好的预防IBV提供参考。
关键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病毒变异机制;病毒致弱方法
中图分类号:$852.659.6 文献标识码:A
infectiousbron—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vian 构蛋白中,IBV抗原发生变异的部位主要在纤突蛋
chitis
virus,IBV)能够引起鸡显著的呼吸性和肾性
白(S蛋白)上,因为S蛋白是暴露于IBV病毒粒子
临床症状造成鸡的死亡。该病于1930年在美国北最表面的结构蛋白,较其他结构蛋白活跃,特别是在
A M
达科塔州首次发现,SchalkF和HawnC于 使用多种疫苗预防的免疫压力下,将导致中和位点
1931年首次报道该病[1],1972年我国邝荣禄在广州抗原表位发生变化,所以新的IBV血清型、亚型和
首次发现本病[2]。至今本病的发生和流行遍及世界 变异株不断产生。通过对S蛋白进一步分析研究表
各地。该病毒基因组在复制过程中RNA容易发生明,最能引起抗原变异的部位集中在S1糖蛋白上,
基因突变、缺失、插入或重组[3。4],因而产生了多种不 由于S1蛋白决定了IBV的组织嗜性和毒力,也是
同的IBV血清型和致病类型,不同血清型及不同致IBV血清特异性抗原决定簇的主要蛋白,因此,S1
病类型之间的交叉保护作用很少[5],导致现有疫苗 基因的变异将会影响IBV的血清型、组织嗜性及病
的保护性降低,使IBV的防控变得更加困难。因毒的毒力[6]。KustersJ G等[73对4种血清型的IBV
此,研究IBV的人工致弱方法对于研究弱毒疫苗具毒株的S1蛋白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第
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 变异机制 酸发生突变的机率较大。CavanaghD等凹]比较分
析了3个血清型的7株IBV毒株后,发现7株毒株
IBV的基因组为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RNA,全
之间S1蛋白氨基酸的差别集中在第37位~第140
长27.6kb左右,其病毒基因组本身缺乏RNA抑制
酶和特有的套式转录方式,导致病毒容易发生变异。 位和第269位~第365位之间。
IBV的变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2基因缺失或插入
1.1 基因突变 基因缺失或插入就是病毒基因组在复制过程中
病毒基因组上的任何位置随时都可能出现突 丢失其中一些碱基或其他病毒的基因组插入一段序
变,通过对不同血清型IBV的主要结构基因的核苷列,导致病毒发生变异。基因缺失或插入也是IBV
酸、氨基酸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在所有结 的一种变异机制,因IBV的RNA复制酶保真性较
收稿日期:2012—11—2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柑橘基地质量管理体系.pdf
- CAD2007入门教程_图文版.ppt VIP
- TSG Z7005—2015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 核准规则_可搜索.pdf VIP
- DB4419_T 24-2024 社区社会组织孵化服务指南.docx VIP
- 安全可靠分布式事务型数据库技术要求.pdf VIP
- SH3124-2001T 石油化工给水排水工艺流程设计图例.pdf VIP
- 电缆敷设图集 12D101-5.pdf VIP
-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课件.pptx VIP
- 2024新信息科技四年级《第二单元 用编码描绘世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淮北矿业2015年矿瓦斯综合治理“六项指标”考核办法淮北矿业2015年矿井瓦斯综合治理“六项指标”考核办法.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