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 19兰亭集序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19 兰亭集序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本文文笔洗练,自然清新的风格,及书序的特点。
2.掌握本文出现的文言词类,句式的特殊现象。
二、能力培养目标
1.仿学课文生动的语言——景语、情语、叙事语。
2.掌握书序体裁的特点,提高把握文言词类,句式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理解作者关于生死的慨叹,把握作者对生死不得等量齐现,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诞之意。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把握书序的特点,学习本文洗练,自然、清新、生动的语言。
难点:如何看待作者借题发挥,阐明的生死观。
解决办法
1.了解作者。
2.了解作者所生活的时代。
学生活动设计
一、课前预习
1.借功课下注释,朗读课文,了解其意。
2.注意课文生动语句的赏析。
3.归纳文意,疏通结构。
二、课内采用出题,学生自讲,教师总结的方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突出把握书序的特点,学习本文的生动语言。
2.明确评价作者阐明的生死观问题。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本文选自《晋书·王羲之传》。作者王羲之(321—379),字逸少,东晋琅邪临沂(现在山东省临沂县)人。他是古代著名的书法家,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蛇”,有“书圣”之称。王羲之胸怀旷达,喜好自然山水,他的散文疏朗简净,韵味悠长,显示了他的文学功底。因他作过右军将军,所以后你又称他为王右军。
“兰亭集序”即兰亭会诗集的序言。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晚者,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土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于三月三日在会(kuài)稽(jī)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今存《兰亭诗》,包括21人所作37首作品,王羲之的序是当场写出的,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兰亭集序》,书法上也称《兰亭序》。
2.文章的主旨及特色
这篇序文,以饱含感情的笔触,朴素清新的语言,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并且抒发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其中流露了一些消极思想。
本文作为一篇宴游诗序,感情色彩十分浓厚,篇首的叙事情景交融,诗情画意。下文引出的感慨,议论,思绪深沉,低回曲折,深而不晦。文笔隽爽流畅,洒脱无拘,情景交融,文简意深,是山水游记散文中别具一格的佳作。
3.关于序的体裁的常识
序的体裁,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后代有的还很像是抒情散文。例如《史记》中的书、表、传的序,都是在议论中夹着感慨,借以总结历史教训,表达作者的政治见解和对所记叙的人与事的态度。《战国策序》则历述从春秋至战国的转变,通过叙事表现作者的道德礼义观和对战国至秦之间君臣兴诈伪任刑法的看法,以及对纵横游说之士作品的评价。后来的“史序”便者是继承了汉代这类序的传统,例如欧阳修编写《新五代史》,其《一行传序》《伶官传序》等即是。至于读古代书籍文章而作的序,例如曾巩的《战国策目录序》《新序目录序》等,更是以议论为主。
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序不多见,突出的典型为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这是作者读了李翰所作的张巡传后写在该传后面的,大半篇幅记载张巡的事迹,以补李翰传文的不足。而在文章的前半部分却用了两大段文章发表议论,以批评“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的时弊。因此这篇文章虽然以记事为主,但是并不是传记,还是序。
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例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等。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和欧阳修的《释秘演诗集序》,也属此类。这种序的抒情,也都离不开议论和叙事。
从唐代起,序又称为“引”。刘禹锡所作的序,都写作“引”,如《彭阳唱和集引》《吴蜀集引》等。苏洵也以引为序,如《族谱引》之类。这是作家的习惯问题。
4.本文文言知识点
(1)掌握以下通假字:
“趣”——“趋”;“由”——“犹”
(2)注意本课出现的古今异义词:次、是、向等。
3.正确辨析一词多义词,有,之、所、一、夫等。
4.准确理解同类活用的现象
同类活用词有,极、一、虚诞等。
5.特殊句式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预习课文
(1)熟读课文,感受文中生动的语句。
(2)划分归纳各层大意。
(3)了解“序”的常识。
2.导入新课
(1)作者、作品介绍。
(2)为把握文章基本思路,出三道小题,每段一题,目的是检查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检查题的答案。
①本文第1段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兰亭盛会的?作者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英语 The 39 Steps第三十九级台阶课外阅读素材.doc
- 高中英语 THE GOOD PRIEST OF GOURIN课外阅读素材.doc
- 高中英语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道林格雷的画像课外阅读.doc
- 高中英语 The Old Man and the Sea老人与海课外阅读素材.doc
- 高中英语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道林格雷的画像课外阅读素材.doc
- 高中英语 The Raven 乌鸦课外阅读.doc
- 高中英语 Unit 13 People分单元练习.doc
- 高中英语 Unit 15 Learning分单元练习.doc
- 高中英语 Unit 1《Careers and skills-Welcome to the unit and Reading》教案1 牛津译林版选修11.doc
- 高中英语 Unit 14 Careers分单元练习.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