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定位——京沪高铁中国水电十四局轨道板铺设历程.doc

唯一的定位——京沪高铁中国水电十四局轨道板铺设历程.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唯一的定位——京沪高铁中国水电十四局轨道板铺设历程,轨道铺设,煤矿井下轨道铺设标准,煤矿轨道铺设标准,轨道铺设标准,水电铺设,水电铺设图,铺设轨道安全技术措施,粤水电轨道交通公司,无砟轨道铺设设备

唯一的定位 ——京沪高铁中国水电十四局轨道板铺设历程 京沪高铁股份有限公司、京沪建设总指挥部2010年度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百日大干先进集体; 连续三个月获得中国水电集团京沪高铁专项劳动竞赛优胜单位; 在泗河特大桥轨道板灌注施工中,创造了轨道板单机15小时灌板121块的效率突破,得到京沪建设总指挥部、京沪高铁股份公司的贺电表彰; 在京沪高铁股份公司2010年上半年施工单位信用评价中,居全线41家局级单位第十一名; 轨道板铺设两获绿色通知单奖励; 轨道板铺装一队荣获京沪高铁济南指挥部2010年上半年“标准化架子队”称号…… 这便是中国水电十四工程局京沪高铁项目部在无砟轨道施工中斩获的累累硕果、创造的骄人战绩。 中国水电十四局承担京沪高铁大汶河特大桥沪方台至曲阜东站38.1公里,含桥梁14座,路基15段,共11632块CRTSⅡ型轨道板铺设任务,要求2010年10月底完成,是中国水电集团各参建单位铺板任务最重的成员单位。 京沪高速铁路采用的CRTSⅡ型无砟轨道标准板,每块长6.45米,宽2.55米,厚0.2米,重约9.6吨。每块轨道板均有独一无二的编号,下线时便已经预先设定了在京沪高铁线路上的具体位置,铺装时必须“对号入座”铺到指定位置,不可更改,实现全线浑然一体,从而确保时速350公里以上高速列车行驶的平稳度、安全性与低噪音。 如何在繁重的任务中,实现轨道板铺设定位的精准性、唯一性,成为中国水电十四局年青铁路建设者不得不面对的又一难题。 超前谋划 不等不靠 铁路施工工作面多,且以线的方式延伸。如梁面精处理、防水层、滑动层、底座板、轨道板铺设各工序环环相扣,“线式”流水线作业法推进,如何为轨道板铺设提供连续工作面,避免“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的被动局面? 超前谋划占先机。 京沪高速铁路变更采用CRTSⅡ型轨道板后,对梁面平整度的要求随之提高,中国水电十四局便意识到梁面平整度对后续桥面施工、轨道工程至关重要,把梁面平整度控制作为箱梁预制的重要技术难题处理。 他们在仔细研究图纸设计意图的基础上,多次召开技术研讨会,有针对性地开展了CRTSⅡ型板桥面系施工工艺研究,大胆地将公路工程路面砼采用的滚筒式摊铺机进行整平的原理,移植于箱梁顶板的提浆整平。 经与厂家研讨,对原有整平机进行改进,由刮板式整平机更换成滚轴式提浆整平机,滚轴反复提浆整平,同时结合测量精确放线,利用施工线进行线型控制,初凝前人工二次收面等工艺,极大提高了梁面的平整度,梁面加高平台平整度达到2毫米/1米、3毫米/4米,满足设计要求,为后续梁面精处理的快速推进奠定了基础,还节省了大量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 2009年12月2日,京沪高铁建设总指挥部对泗河特大桥桥面系施工进行检查,在签发的“绿色通知单”中肯定了“梁面处理在全线具有样板示范作用”。 2010年是京沪高铁建设的整体推进年。2009年底,中国水电十四局就明确了“以轨道板铺设为主线,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坚决打赢年度战役”的目标,选择技术力量强、设备过硬、信誉好的施工队伍进场组建轨道板铺装队,充实各类作业人员,加强技术交底,多次组织现场管理、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学习相关技术文件,为轨道板铺设进行人员准备。 不等不靠争主动。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在制架梁保持良好势头的情况下,中国水电十四局积极主动转变工作思路,适时启动桥面系主体工程施工,于2009年8月28日开始梁面精处理作业。 为解决施工与运梁车交叉干扰,中国水电十四局推行“车来我让,车走我动”的游击模式,根据架梁卡控时间表,充分利用运梁车行车“窗口时间”的间隙,见缝插针。 在2009年11月7日架桥机完成京向架梁任务调头后,京向桥面系具备规模施工的空间条件,但是山东地区进入冬季,气候寒冷,施工条件恶劣。在不容许施工的气候环境下创造条件施工,保证工程的顺利推进,为铺板抢得先机,便成为中国水电十四局不等不靠的大手笔——在充分借鉴兄弟单位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量身制作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冬季施工方案。 在桥上施工区搭设类似蔬菜大棚的移动式保温棚,棚内配置暖风加热机和煤炉,用全自动电加热蒸汽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用热风炮对梁体进行加热,这样,就将原本寒冷的室外施工变成了温室内施工。同时,保温棚内悬置多支温度计,由专人负责每两小时监测一次温度,并做好测温记录,保证棚内温度在5℃以上,确保满足混凝土冬季施工条件。 此举为2010年6月17日,较预定工期提前一个月完成底座板施工,为轨道板铺设的迅速推进提供了有力保证。同时,中国水电十四局还为桥面施工人员发放御寒衣物等劳保用品,确保职工生活与施工生产“双保暖”。 2010年2月11日,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在泗河特大桥施工现场现场办公时,在保温棚内,充分肯定、高度赞扬了冬季施工取得的形象进度。 试验先行 劳动竞赛 轨道板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现场存

文档评论(0)

cmccpppo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