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6年司法考试刑法学历年真题解析——多项选择题.doc

2016-2016年司法考试刑法学历年真题解析——多项选择题.doc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2016年司法考试刑法学历年真题解析——多项选择题.doc

2002-2014年司法考试刑法学历年真题解析——多项选择题 (2014年) 51. 下列哪些选项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 A. 将明知是痴呆女而与之发生性关系导致被害人怀孕的情形,认定为强奸造成其他严重后果 B. 将卡拉OK厅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大量播放其音像制品的行为,认定为侵犯著作权罪中的发行 C. 将重度醉酒后在高速公路超速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 《刑法》规定了盗窃武装部队印章罪,未规定毁灭武装部队印章罪。为弥补处罚漏洞,将毁灭武装部队印章的行为认定为毁灭国家机关印章 【正确答案】 ACD 【答案解析】 选项A不违反。先天性痴呆症的妇女缺乏正常的判断能力与控制能力,不能正常表达自己的意志。因此,行为人明知妇女是痴呆者(程度严重的),而非法与之发生性关系的,均应以强奸罪论处。而造成其怀孕的,则认定为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加重处罚情形。 选项B违反。侵犯著作权罪与销售侵权复制品罪是不同的,侵犯著作权罪中的发行主体必须是非法制作侵犯著作权的产品的人员,非法制作侵犯著作权的产品以外的人员销售侵犯著作权的产品,应当定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卡拉OK厅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大量播放其音像制品,行为人并非制作侵权产品的人员,因而不构成侵犯著作权罪。 选项C不违反。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使用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以外的危险方法仅限于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相当的方法,而不是泛指任何具有危害公共安全性质的方法。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通常定危险驾驶罪,但由于危险驾驶罪只是一个抽象危险犯,因而必须是行为人醉酒驾驶机动车,对公共安全造成一定危险,但没有达到高度危险的情况下,才能定危险驾驶罪;反之,如果行为人重度醉酒驾驶机动车,并且在高速公路超速行驶,这种行为对公共安全造成了严重危险,危害程度达到了与放火、爆炸等犯罪行为相当的程度,应当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选项D不违反。武装部队属于国家机关中的军事机关,因此,将武装部队印章认定为国家机关印章的,并未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52. 严重精神病患者乙正在对多名儿童实施重大暴力侵害,甲明知乙是严重精神病患者,仍使用暴力制止了乙的侵害行为,虽然造成乙重伤,但保护了多名儿童的生命。 观点: ①正当防卫针对的不法侵害不以侵害者具有责任能力为前提 ②正当防卫针对的不法侵害以侵害者具有责任能力为前提 ③正当防卫针对的不法侵害不以防卫人是否明知侵害者具有责任能力为前提 ④正当防卫针对的不法侵害以防卫人明知侵害者具有责任能力为前提 结论: a.甲成立正当防卫 b.甲不成立正当防卫 就上述案情,观点与结论对应错误的是下列哪些选项?( ) A. 观点①②与a结论对应;观点③④与b结论对应 B. 观点①③与a结论对应;观点②④与b结论对应 C. 观点②③与a结论对应;观点①④与b结论对应 D. 观点①④与a结论对应;观点②③与b结论对应 【正确答案】 ACD 【答案解析】 按照观点①,正当防卫针对的不法侵害不以侵害者具有责任能力为前提。本题中,不法侵害人乙虽然没有责任能力,但甲的行为完全符合正当防卫的成立要件,因而成立正当防卫。 按照观点②,正当防卫针对的不法侵害以侵害者具有责任能力为前提。本题中,侵害人乙是精神病人,不具有责任能力,因而不成立正当防卫。 按照观点③,正当防卫针对的不法侵害不以防卫人是否明知侵害者具有责任能力为前提。本题中,虽然甲认识到了乙没有责任能力,但完全符合正当防卫的成立要件,因而成立正当防卫。 按照观点④,正当防卫针对的不法侵害以防卫人明知侵害者具有责任能力为前提。本题中,行为人甲明知侵害人乙没有责任能力,不符合正当防卫的成立要件,不成立正当防卫。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观点①③与a结论对应;观点②④与b结论对应。 53. 甲为杀乙,对乙下毒。甲见乙中毒后极度痛苦,顿生怜意,开车带乙前往医院。但因车速过快,车右侧撞上电线杆,坐在副驾驶位的乙被撞死。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 如认为乙的死亡结果应归责于驾车行为,则甲的行为成立故意杀人中 B. 如认为乙的死亡结果应归责于投毒行为,则甲的行为成立故意杀人既遂 C. 只要发生了构成要件的结果,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成立中止犯,故甲不成立中止犯 D. 只要行为人真挚地防止结果发生,即使未能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也应认定为中止犯,故甲成立中止犯 【正确答案】 AB 【答案解析】 《刑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据此可知,犯罪中止的时间在犯罪过程中,即在犯罪行为开始实施之后,犯罪呈现结局之前均可中止;中止要求具有自动性,要求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中止要求具有客观的中止行为

文档评论(0)

qsp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