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墓园中植物种类选择特点,墓园植物,山地式墓园特点,植物种类,多肉植物种类,多肉植物的种类,植物的特点,有特点的植物,植物有哪些相同特点,多肉植物的特点
园林植物资源与应用
Resource and application of Landscape Plants
墓园中植物种类选择特点
1 1 2
邵 锋 宁惠娟 苏雪痕
1 1 2
Shao FengNing Hui-juanSu Xue-hen
1 2
(浙江林学院园林学院,临安 311300;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 100083)
1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partment, Zhejiang Forestry College, Lin’an 311300;
2Landscape Architecture College,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摘 要:本文提出了墓园的概念,阐述了墓园中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归纳了墓园植物选择的7个特点,为墓园植
物景观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墓园;植物种类;研究
基金项目:浙江林学院人才引进科研启动基金资助 (2351000678)
Abstract:
landscape design.
Key words:Cemetery;Kinds of plants; Research
墓园是随着人类对自身死亡墓葬意识的出现而产生的,它 1墓园的概念
凝聚着古老的文化与信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可利 目前我国学者尚未界定墓园的概念,但在古籍中对墓的解
用的土地资源不断减少,墓园作为特殊建设项目,其规模却在 释早有记载,《方言》卷十三:“凡葬而无坟谓之墓”。《辞海》中
逐渐扩大。现在中国每年约有800万人死亡,需要大量土地埋 表述为:“上古时期,凡掘塘穴葬棺木,盖土与堆平,不植树者
葬死者。城市规划工作者应根据城市的地域特征、自然条件和 称墓”。作者认为墓园可分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墓园是指人类
发展规划,确定墓园的总体规模、分布及选址,合理规划和设 对自身死亡墓葬意识产生以后,生者为死者建立的各种形式和
计墓园,营建自然、宁静并具有文化内涵的墓园景观。 规模的墓地;狭义墓园也指公墓,它是近现代出现的一种墓地
形式,是指经过规划设计,不以姓氏和地域为安葬限制,具有
16 现代园林 2008(6)
1 2 3 4
5 6 7
一定数量墓穴和规模的公共墓地。 (2)银杏(Ginkgo biloba)
银杏被称为活化石。其树姿雄伟、树龄长寿。具有古朴清
2墓园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意义 幽、超然洒脱的气度。文震亨《长物志》卷二花木篇中曰:“银
中国古人将树木看成是民族、江山的象征。《论语》曰:“哀 杏枝叶扶疏,新绿时可爱。吴中刹宁及旧家名园,大有合抱者,
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 新植似不必”。尤其是其金黄色的秋色叶可以增添墓园的纪念性
说明了古人对树木的崇敬。后人更是将树木人格化,成为“比 气氛,郭沫若在《银杏》一文中称其为 “东方的圣者”,“中国
德”对象的文化渊源。植物是自然生命的体现,不仅能美化环 人文的有生命的纪念塔”。
境,发挥生态效益,还能创造丰富的园林空间。 (3)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
墓园植物景观设计要以自然为师,营造好的植物群落,为 黄连木又称楷树、鸡冠树,属漆树科,是高大、长寿的落
在墓园中安葬的人们实现回归自然的心理愿望提供场所,同时 叶大乔木,优美的秋色观赏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文化生态的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_俞万源.pdf
- 基于文化线路视野的大运河线性文化_省略_保护研究_以安徽段隋唐大运河为例_朱晗.pdf
- 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思考.pdf
- 基于民族传统聚居模式的规划设计方法及其生态旅游价值——以香格里拉碧塔海景区为例.pdf
-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研究_曾忠忠.pdf
- 基于步行指数的城市日常生活设施配置合理性评估——以深圳市福田区为例.pdf
- 基于消费者行为视角的城市游憩商业区功能分析_以广州市北京路步行街为例.pdf
- 基于灰色线性规划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以云南省澜沧县为例.pdf
- 基于特色与品位的现代城市新区规划设计分析探讨――以衡阳市珠晖区第七片区控制性规划为例.pdf
- 基于犯罪预防的城市居住空间规划途径探讨_朱玉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