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价值判断问题的实体性论证规则_以中国民法学的学术实践为背景_王轶.pdf

民法价值判断问题的实体性论证规则_以中国民法学的学术实践为背景_王轶.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法价值判断问题的实体性论证规则_以中国民法学的学术实践为背景_王轶.pdf

民法价值判断问题的实体性论证规则 ———以中国民法学的学术实践为背景 王   轶 价值判断问题是民法问题的核心 。在价值取向多元的背景下 , 民法学者如何能够经由理性的 讨论 , 就具体的价值判断问题寻求相互理解 , 进而达成价值共识 , 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论文在简 要评析法律论证理论得失的基础上 , 以中国民法学者最低限度的价值共识为前提 , 提出两项民法 学者讨论价值判断问题的实体性论证规则 : 即在没有足够充分且正当理由的情况下 , 应当坚持强 式意义上的平等对待 ; 在没有足够充分且正当理由的情况下 , 不得主张限制民事主体的自由。论 文认为 , 民法学者讨论价值判断问题 , 惟有以实体性的论证规则为前提 , 遵循作为程序性技术的 论证规则和形式 , 运用妥当的论证方法 , 方可达致相互理解 , 也才有可能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就 具体的价值判断问题形成价值共识 。 关键词  价值判断  实体性论证规则  平等原则  私法自治原则 作者王轶 , 1972 年生 , 法学博士 ,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北京  100871) 。 我们身处的 , 是一个确定性丧失的时代 , 也是一个人们转而寻求相互理解并力图 达成共识的时代 。 ———作者题记 问题与方法 民法问题是民法学问题的核心 ①, 价值判断问题是民法问题的核心 ②。作为社会治理的工具 , ① 在成文法的法律传统之下 , 笔者主张区分民法问题与民法学问题 。民法问题的讨论最终都要落脚在民 法规则的设计上 。但民法学问题 , 则没有这一限制 , 只要讨论的对象与民法有关 , 都属民法学问题 。 民法问题肯定是民法学问题 , 民法学问题未必都是民法问题 。例如中国民法学学说继受的特点是什么 ? 中国民法学发展的源流如何 ? 中国民法学应发生什么样的学术转向 ? 诸如此类的问题 , 是民法学问题 , 但并非民法问题 。区分民法问题和民法学问题 , 有助于我们区分 “民事立法和司法的评判标准”与 “民法学术的评判标准”。关于这一问题稍微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 请参看王轶 《物权优先效力的问题属 ( ) 性与讨论方法》, 崔建远主编 《民法 9 人行》 香港 第 1 卷 , 金桥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 2003 年 , 第 327 —332 页 。 ② 在成文法的法律传统之下 , 民法问题大致可以区分为 : 事实判断问题 、价值判断问题 、解释选择问题 和立法技术问题 。其中事实判断问题的讨论意在揭示生活世界中存在哪些类型的利益关系 、以往对这 些利益关系进行协调的手段是什么 、其绩效如何 ; 价值判断问题意在以讨论事实判断问题得出的结论为 ·104 · 民法价值判断问题的实体性论证规则 ’ 民法就是通过对特定类型冲突的利益关系设置相应的协调规则 , 来维护社会秩序的和谐 。所谓 “特定类型冲突的利益关系”, 首先是指民事主体与民事主体之间冲突的利益关系 ; 其次 , 是指 民事主体的利益与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关系 。作为私法核心的民法 , 虽不承担

文档评论(0)

qsp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