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山西省忻州一中2011-2012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1,山西省忻州一中,忻州一中,忻州一中吧,忻州一中官网,忻州一中2015庆功晚会,忻州一中2015高考成绩,忻州一中校花,忻州一中2015毕业典礼,忻州一中校歌
山西省忻州一中2011-2012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试题(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共70分第Ⅱ卷共80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0分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A.“千千万万航天人的心,紧紧追随着天宫一号不断延伸的航迹。紧紧牵挂着天宫一号不断攀登的足迹”是一语双关。
B.“天宫一号在太空中露出自己的真面目”指的是“整流罩分离”,“火箭飞出稠密的大气层”。
C.“热烈的掌声中,中国载人航天的又一个第一诞生”指的是“浩瀚太空迎来第一座‘中国宫’”。
D.“中国宫,中国梦”指的就是“长征系列火箭的第147次飞行”。
3.对本文的分析,不合理的一项是
A.本文导语部分是1、2段,点明这篇新闻想要传达的最主要、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即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天宫一号成功发射。
B.本文主要交代了天宫一号发射成功的事实,也赞颂了祖国航天事业的飞跃;所以,中间部分写“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无怨无悔地来到荒凉的戈壁大漠,献青春、献终身、献子孙”有离题之嫌。
C.“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本文字里行间充满了这种对民族发展进步的自豪感。
D.一个月后,我国将发射神舟八号飞船,完成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列传六十二?张养浩传》)
【注】①楮(chǔ)币:元代发行的一种纸币。②平章:元代官职,职权类似宰相。③淫祠:在正神(谷神、土神等)以外滥设的神祠,如供奉“狐仙”“蛇妖”等的祠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水三尺乃止 乃:才
B.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去:离开
C.悉以印记其背 悉:全,都
D.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诸:各种
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张养浩“为官能为民着想”的一组是(3分)
①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②人言官舍不利,居无免者,竟居之③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④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⑤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 ⑥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
A.③⑤⑥ B. ①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养浩从小就讲道义,不忽木来看望他,他和家人直直地站立,恭敬地迎接;做县尹时,官舍不好也不计较;对做过盗贼的人和李虎这样的暴戾之人都能用宽容去感化他们。
B.张养浩把钱财看得很淡,做御史台时两袖清风;调任陕西时,把家里的所有东西都送给了乡里贫困的人;还常拿自己的钱赈济百姓。
C.张养浩往陕西赴任的途中,到华山祷雨,结果“一雨二日”,到官后又求雨,结果大雨如注。这些事虽带有迷信色彩,但可见他心里装着老百姓。
D.张养浩为官清廉,心系百姓,也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戴,他调离堂邑十年之后,当地群众仍为他竖碑颂德;他去世以后,百姓悲哀得如失去父母。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5分)
译文:
(2)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应为‘山’)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节选自《巴金自传》)
(1)下列对文章信息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作者出生在富裕家庭,亲眼看到了老百姓的生活境况,看到了社会的黑暗,萌发了救人、救世、救自己的思想。
B.巴金。
C.先贤祠旁边的生活经历,激发了作者写作的热情,写出了第一部小说《灭亡》。
D.叶圣陶慧眼识才,对巴金顺利走上文坛给予了帮助。
E.巴金从小就喜欢小说,写了五十年,最终成为小说家。
(2)文中对1927年巴黎拉丁区居住环境的描写有什么作用(6分)
(3)心上的疙瘩给解开了,我得到了拯救。(6分)
(4)作者在第段中说想找寻一条救人、救世,也救自己的路,接着又说说救人救世,未免有些夸大,说救自己,倒是真话但事实上巴金的文学创作不仅拯救了自己,也确实起到了救人救世的作用。结合巴金的经历,谈谈你对救自己与救世界的关系理解。(8分)
下列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