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人教版必修四《拿来主义》word学案2.doc
《拿来主义》学案
【目标】【难点】【】,国民党政府奉行卖国主义政策,实行反革命文化“围剿”,主张“全盘西化”.在左翼文艺队伍中,一些人反对继承旧文化,反对吸收外国文化,造成思想混乱。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糊涂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为了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正确主张。文章中着重谈的是如何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但鲁迅先生提出的主张也足以批驳那些对本国文化的错误观点。因此,“拿来主义”完全适用于对待一
3. “介亭”二字的由来
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慨之情。“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4.关于杂文
杂文是文艺性的社会评论,是一种文学体裁,一般采用议论的表达方法。它短小、活泼、锋利、隽永,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凡是有关社会生活、事件动态、日常工作、学习的杂感、杂谈、杂论、随笔、短评、札记,都可以归入杂文一类。鉴赏杂文必须抓住关键性语句,理清文章思路。
5.鲁迅杂文的特点
鲁迅先生的杂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正如瞿秋白先生在《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中所言:“反映着‘五四’以来中国的思想斗争的历史。”它堪称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杂文,在鲁迅著作中所占比例是很大的,大致有十七个集子之多,分别为:《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集外集拾遗补编》。这些作品使杂文脱离了以往的散文隶属地位,成为了一种独立的文体。鲁迅的杂文,文体特点极其明显,即犀利、冷峻、幽默,非常注意形象性和讽刺手法的运用。
其犀利,则以一击制敌死命,表述简练,不拖泥带水。其冷峻,则以极度蔑视压倒敌焰,放笔直书,爱憎分明。其幽默,则以嬉笑怒骂致敌尴尬,妙趣横生,机智灵活。其形象,则重典型,重细节,重借鉴传说,重运用比喻。其讽刺,则用反语,借奇想,凭对比,巧设喻,用夸张。
【学习过程】(读一读,试一试)
一、通读全文,掌握基础知识
1通读全文,圈画重要语句,并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目标:识记生字词的能力 A)
残羹冷灸礼上往来自栩
自诩:自我夸耀
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当用不用
蹩进:躲躲闪闪地走进
孱头:懦弱无能的人
冠冕堂皇:很体面,有气派。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二、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内容(小组合作学习)
1、本文标题属于议论文标题中的论题型。对这种题目,作者一般会从以下几个方面作答:(1)什么是?(2)为什么要提倡 ?(3)怎么样实行?(4)实行之后又如何?读标题后,我们明确了本文是要谈论有关“拿来主义”的问题。同面对所有的陌生论题一样,我们会立刻想到哪几个问题?课文哪一部分对“拿来主义”进行了集中论述?从文中找出一句可作作者主张(即中心论点)话。
闭关主义——排外
送去主义——媚外
拿 孱头——逃避主义
来 三种态度 昏蛋——虚无主义
主 废物——投降主义
义
拿来主义 挑选
如何拿来?
创新
三、合作探究,鉴赏课文(讲一讲)
1、作者在阐述“拿来主义”之前,为什么先谈“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明确:作者这样写有两个作用。一是先不谈“拿来主义”,却大谈“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表面上绕了弯子,实际上先破后立、破中有立,把“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作为“拿来主义”的铺垫,“拿来主义”的提出就顺理成章了。二是“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是作为“拿来主义”的对立物出现的,与“拿来主义”形成鲜明的对比,把“拿来主义”衬托得更加突出。
2、对“送去主义”,作者进行了辛辣的讽刺,阅读课文,找出这些语句,结合语境,联系历史背景,揣摩其感情色彩。
明确:①“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捧”“挂”两个惟妙惟肖的动作描写,极尽奚落意味。而“发扬国光”则是反语,实为“送去”,即媚外求荣。②“……也可以算得显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年人教版必修三《秋兴八首》word说课稿.doc
- 2016年人教版必修三《红楼梦》word导学案.doc
- 2016年人教版必修三《老人与海》word教案1.doc
- 2016年人教版必修三《蜀道难》word教案.doc
- 2016年人教版必修三《蜀道难》word表格式教案.doc
- 2016年人教版必修三《过秦论》(第1课时)word学案.doc
- 2016年人教版必修三《过秦论》(第2课时)word学案.doc
- 2016年人教版必修三《过秦论》(第3课时)word学案.doc
- 2016年人教版必修三李商隐《锦瑟》《马嵬》(其二)word导学案.doc
- 2016年人教版必修二《交际中的语言运用》word导学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