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F-α-1031TC与IL-6-634CG位点联合基因型多态性与内异症遗传易感性的关系.pdfVIP

TNF-α-1031TC与IL-6-634CG位点联合基因型多态性与内异症遗传易感性的关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TNF-α-1031TC与IL-6-634CG位点联合基因型多态性与内异症遗传易感性的关系.pdf

·328· .内异症基础研究. TNF—Ot一1031T/C与IL一6634C/G位点 合基因型多态性与内异症 联遗 传易感性的关系 毛婷宗利丽王玉凤 曾俊付永责赵欣 饶兴蔷黄郁馨徐正美朱晓南 【摘要】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O/.(TNF—d)基因启动子区一1031T/C(TNF-a一1031T/C)位 点与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启动子区一634C/G(11。-6—634C/G)位点联合基凶型单核苷酸多态性 与内异症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2008年10月至2010年4月,收集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珠 江医院及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行腹、盆腔手术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内异症患者432例(内异 症组)和同期因输卵管结扎、输卵管复通、腹腔镜F输卵管通液、卵巢单纯性囊肿、畸胎瘤等在珠tt医 院妇产科行腹、盆腔手术且术中及术后病理检查均未发现内异症病灶的499例(对照组)患者的外周 血,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为基础的高分辨率熔解(HRM)曲线分析技术检测TNF-d一103IT/C和 IL-6—634C/G位点单核件酸多态性。结果(1)TNF.Ot一103lT/C位点:内异症组TNF—a一1031T/C 位点等位基冈T和c频率分别为79.2%(684/864)、20.8%(180/864),对照组分别为81.8% 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58,P=O.186)。(2)TNF-Ot一1031T/C 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O.107)。联合基因型cc+cc携带者与TT+cc携带者比较,患内 异症的风险高3.076倍(95%C/为1.268~7.457.P=0.009),其余联合基因型携带者与TT+cc携 带者患内异症的风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TNF·Ot一103lT/C位点多态 性的单独存在与内异症的遗传易感性无明显关联,但TNF-d一1031T/C位点与IL-6—634C/G位点 联合基因型多态件与内异症的遗传易感性相关。 【关键词l 子宫内膜异位症;肿瘤坏死因子or; 白细胞介素6; 多态性,单核苷酸; 疾病 遗传易感性;高分辨率熔解曲线 ofthetumor anditscombinationwithinterleukin-6 Association necrosis factor-alpha—-1031T/C -634C/G with toendometriosis Li-li, susceptibility MAO死增’,ZONG genepolymorphisms WANG Xin,RAO h·x访,XUZheng·mei, Yu-reng,ZENG且n,FUYong—g撕。ZHAO xi坍一qiang,HUANG ZflU Obstetricsand Medical Xiao—rtmn.‘mpan,mut Unive瑙ity。 of Gynecology.z岫h愕Hospital,Southern 510282,China Guangzhou DOI:10.3760/cra&j.i∞n.0529-567x.2012.05.0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作者单位:510282广州,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妇产科(毛婷、曾俊、黄郁馨像正美),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 (宗利丽.朱晓南);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妇产科(王玉风);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国家重点医药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付永贵、饶必蔷);粤北人民医院妇产科(赵欣) cn 通信作者:宗利丽,Email:zonglili2002@yalIo“eOtlL 万方数据 生堡塑亡盟盘,基垫!!生!旦笙!!盔筮i朔些!!』Q!!堕堡!!!!!!:丛型!!!!:!!!:!!:!!:!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