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享受无痛人面 幸福快乐做妈妈.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爱心奉献 科学分娩镇痛 洋河新城洋河医院 麻醉科主任 葛峰 自然分娩的过程 第一产程:指从有规律的宫缩到宫口开全。 潜伏期:8小时。 活跃期:4小时。 第二产程:从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2小时。 第三产程:从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30分钟。 第四产程:产后2小时。 分娩疼痛的程度 50%的产妇分娩时感受到剧烈的疼痛,难以忍受(其中20%的产妇感到极其严重的疼痛,甚至达到“痛不欲生”的地步); 15%的产妇分娩时有轻微的疼痛感觉。 35%的产妇感受到中等程度的疼痛,还可以忍受。 产痛的机理 疼痛特点:呈阵发性,随产程进行性加重 第一产程:内脏痛,T10-L1 伤害性刺激来源:子宫收缩,子宫下段和宫颈扩张表现:下腹痛、背痛、腰痛 第二产程:躯体痛,S2-S4 伤害性刺激来源:先露部压迫盆底组织,肛提肌收缩,会阴部软产道扩张,牵扯、撕裂产生疼痛。 表现:定位准确,阴道、直肠、会阴部尖锐痛。 产痛的危害 ●产痛可导致产妇情绪紧张、焦虑、恐惧、喊叫不合作、进食减少,宫缩乏力引起产程延长; ●产妇能量消耗增加、耗氧量增加、呼吸性碱中毒、氧离解曲线左移、组织缺氧、精神疲倦、情绪低落、宫缩乏力等; ●肾上腺素升高、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抑制子宫收缩、导致产程延长、子宫动脉收缩性胎儿窘迫等; ●强烈的宫缩时胎盘血供减少、最终可导致胎儿血PH值降低,宫内缺氧,酸中毒; ●因害怕产痛,要求剖宫产的产妇增多; 分娩镇痛的意义 分娩镇痛是医学发展的需要。 分娩镇痛是现代文明产科的标志。 分娩镇痛是每一位产妇和胎儿的权利。 分娩镇痛可提高分娩期母婴的安全。 分娩镇痛方法 一、非药物镇痛:如导乐分娩 二、药物分娩镇痛,吸入、静脉 三、椎管内阻滞: 1.连续硬膜外阻滞 2.蛛网膜下腔阻滞 3.腰-硬联合阻滞 权威机构的观点: 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即确定:到2015年“人人享受生殖健康”的全球共同奋斗目标,妊娠分娩是生殖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分娩镇痛,人人有权享受”的口号。 2000年WHO:提供分娩镇痛服务,最大限度减轻分娩痛。鼓励使用非药物镇痛技术,除非有医学指征不使用麻醉剂、镇痛剂。 2002年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认为,分娩疼痛应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因此主张只要没有禁忌症,应根据产妇意愿决定何时进行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 对分娩镇痛的思考 我国:<1% 发达国家:>85% ⑴孕产妇及家属对分娩镇痛的认知程度和受教育水平; ⑵产科医生和助产士对分娩镇痛的认可和接受程度; ⑶麻醉科积极开展新业务的人性和参与意识; ⑷在我国某些地区,费用也是突出问题。 对镇痛时机的思考 传统观念:宫口开大3cm时实施镇痛,过早有使潜伏期延长之顾虑,过晚则失去意义。 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是潜伏期给予硬膜外镇痛可能会减弱宫缩、减慢宫口扩张速率、出现产程延长甚至产程停滞现象。 对镇痛时机的思考 Chen等在第一产程早期,产妇开始疼痛时即在硬膜外注入芬太尼,结果第一产程持续时间和分娩方式与产程晚期(宫口开至4cm)给予镇痛无明显差异。无论潜伏期还是活跃期硬膜外阻滞镇痛均不延长产程,不增加催产素的使用量,不增加手术分娩的发生率。 硬膜外镇痛优点: A.低浓度局麻药对母婴影响小 B.利用持续和自控输注泵易于给药,作用可靠,能满足整个产程镇痛要求 C.罗哌卡因有明显感觉运动神经阻滞分离,避免运动神经阻滞,产妇可行走,增加自然分娩信心,不影响产程;无低血压,不影响胎儿氧供,保障胎儿安全。 D.产妇清醒,可参与分娩全过程,提高产妇的参与感和满意度 E.特殊情况需紧急剖宫产时,不需再行硬膜外穿刺,争取了时间,保障了母婴安全。 理想的分娩镇痛 1992年美国妇产学院(ACOG)分娩镇痛委员会指出:理想的分娩镇痛目前认为必须具备以下要求: ①对母婴安全无影响。 ②易于给药、起效快、作用可靠,满足整个产程镇痛的要求。 ③避免运动神经阻滞,不影响宫缩和产程。 ④产妇清洗可参与分娩过程。 ⑤必要时可满足手术的需要。 椎管内分娩镇痛药物 1938年美国科学家用腰部硬膜外阻滞完成分娩镇痛。 1949年引入利多卡因推动了局部麻醉的广泛应用。 1963年引入了布比卡因,其作用时间更长,重复注射蓄积危险性小,成为促进硬膜外阻滞技术在产科镇痛应用重要因素。 1968年于伦敦召开主题为“最终的无痛分娩”的第四次世界麻醉师大会提高了硬膜外阻滞镇痛的影响度。 1979年Revil在首届全欧产科麻醉会议上确认硬膜外阻滞是产科镇痛最有效的方法。 椎管内分娩镇痛的药 罗哌卡因、布比卡因是同系物,罗哌卡因是丙基衍生物。 罗哌卡因的清除比布比卡因快。 罗哌卡因对心脏兴奋性和传导的抑

文档评论(0)

蝶恋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