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总复习语文写作辅导 拟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年中考总复习语文写作辅导 拟题

写作辅导站 拟 题 【技法点拨】 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一条龙,那么,题目就是这条龙的眼睛。眼睛有神龙能飞,题目有神文增辉。题好一半文。题目拟得好,能获得好评,获得高分。中考作文大多是话题作文或者是给材料作文,要求学生自拟题目,因而拟好作文题目就显得尤为关键。好的作文题应是:新颖,能引人读文。那么,怎样拟出这样的作文题呢? 一、反常法 现在的中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常常在选择文章题目上显示其独特的见解。如《欲速可达》,作者取题目时就用了反常手法,取“欲速则不达”之反义,令人耳目一新。其他的如《没有“异想”,哪来“天开”》也有这个效果。 二、采用散文化的语言或诗化的语言 如果你有心把文章写成比较诗意的散文,或者说你工于散文,那么不妨考虑用散文化的语言,有先声夺人之势。如《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着一袭美丽的绿袍》《一丝甘醇沁心田》等题,无不显示小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与灵气。 三、谐音法 针对一篇歹徒抢劫银行,一位青年上前与之搏斗,而有一些人却围观不助的新闻,有的同学写读后感时,拟题为《见义勇为与见义勇“围”》,用了谐音法,把两种不同的态度并列在一起,令人耳目一新。如果拟成《〈街头一幕〉读后感》《赞见义勇为精神》《谈世界观》等,就显得一般,读者看到题目后就不想看正文了。再如,针对当前中学生重文轻理的现象,有个同学写评论文,拟题为《要重理“亲”文》。这题目显得鹤立鸡群,与众不同。 而如果拟成《要文理并重》《不能忽视文科》等标题,就一般化了。 四、套用法 对影片名、歌曲名、古诗名以及成语俗语等进行借用或改造,使之成为文章的题目,这就是借用。这样的题目显得典雅大方,亦庄亦谐,妙趣横生,引人喜爱。如《不能忘却的记忆》借作名篇的名字,《爱拼才会赢》借用歌名,《敢问千年谁最酷》改自电视剧主题曲,《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套用成语俗语,《何以解忧,惟有文章》套用了诗句《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我的眼里只有你》套用了广告词。这些标题通俗明了,妥帖自然,让人耳目一新。 五、比拟法 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拟题,也能使人耳目一新,惹人喜爱。例如《我与自信签约》这个题目,让人看了禁不住要问:“我”怎么与“自信”签约呢?于是有了往下读的欲望。其他的如《干粮和猎枪》《忠诚:沟通友谊的桥梁》等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六、悬念法 就是故意用违背常理逻辑的语句作题目的方法。这种题目能激起读者的兴趣,有想一口气把全文读完弄个水落石出的效果。拟题时运用造悬念的方法,还能给读者以充分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如《感谢车祸》,“车祸”为什么还要感谢呢?读者急于想从文中看个究竟。其他的如《美丽的谎言》《地球上最后一个人》《三人一双眼》《拍卖诚信》和《耳朵“挑食”》等,无不使读者想看下去。 七、流行语法 流行语作为流行时尚,非常容易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同时,在这个信息社会,同学们对流行时尚都有相当的了解,要利用这个拟题,相对于同学们来说比较容易,把握时尚,几乎是信手拈来。如《在桥一方》《都是课外书惹的祸》都是用当前流行的词语作题,一下子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有一种亲近感而产生阅读欲。再如《李白上网》,这不禁使人要问,李白怎么会上网,上什么网等,从而想看个究竟。其他的如《QQ城风波》《给韩寒让出一条道》等,无不撩起读者阅读的欲望。 新鲜而引人的拟题方法不止以上这些,还需师生们加以探索。 【范文引领】2010徐州中考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是央视广告中的一句经典广告词。 “心是什么?它既是一种人生理想(志向、信念……),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毅力、勇气……);“舞台”是什么?它可以指展示才华的空间,也可以指人生取得的成就…… 请以“心”为话题,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青萍之末,风舞翩跹 风起于青萍之末,舞于松柏之下。 ——题记 生命如风。好一个隽永的比喻。 人们曾无数次为生命寻一个比喻,可都不如风来得贴切。因为如风的生命必有如风的心境。如风的心境,或坚毅,或隐忍,或飘逸,或豁达,总是如风一般清逸爽朗。 我相信美丽的心总是有风的骨血的。 苏轼,这个如风的男子。他有一颗如风一般的灵动的心。风是过往人间的精灵,不会去承载世俗的沉重。但为何世俗的枷锁却非要禁锢风的精魂?!黄州诗案后,这个如风的文人开始像无风可御的枯叶一般坠落。游走,游走,城市接着城市。苏轼的心,沉在风之底。看江上之清风,览山间之明月,间或做一个神鹤翔舞的梦。风呢?只有独处时才会偶尔造访。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没有触动他的心底。在那最黑暗的谷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