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三国鼎立》同步测试 岳麓版.docVIP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三国鼎立》同步测试 岳麓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三国鼎立》同步测试 岳麓版

第20课 三国鼎立练习巩固 1、下列事件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作者有关的是( ) ①三顾茅庐 ②官渡之战 ③赤壁之战 ④八王之乱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历史事件是( ) A.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C.三顾茅庐    D.七擒孟获 3、曹操统一北方的决定性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昆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4、在东汉末年封建军事集团割据混战中,曹操为增强实力而采取的措施有( ) ①把汉献帝劫持到许.“挟天子以令诸侯”     ②招贤纳士,善于用人     ③实行屯田,奖励农耕            ④官渡之战,大败袁军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5、杜甫诗句“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中所赞颂的政治家是( ) A.曹操   B.刘备   C.孙权    D.诸葛亮 6、在下列人物中最先称帝和没有称帝的是( ) ①刘备    ②孙权    ③曹操    ④曹丕 A.④①     B.④③     C.③②      D.③① 7、218年,在中华大地上,占据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湖南湖北四川的军阀分别是( ) A.袁绍、孙权、刘备         B.曹操、孙权、刘备 C.袁绍、孙权、刘表         D.曹操、孙权、刘表 8、“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请回答: (1)这首诗创作于公元207年,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 (2)为什么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能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中却以多败少? (3)赤壁之战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4)曹操在两次战争中的不同结局,给我们哪些启示? (5)曹操在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功绩? 答案 1—5 B A C A D 6、B 7、B 8、(1)同意全国; (2)官渡之战中战术得当。赤壁之战中,孙吴联军利用曹军不习水战、连锁战舰的弱点,用火攻大败曹军、骄傲轻敌等(学生如从重视人才,听从建议与否方面分析,亦可)。 (3)使曹、刘、孙的实力更加接进,使天下三分的局势初步形成。 (4)战术战略得当;时机成熟;谦虚和骄傲的关系、知己知彼等(学生只要谈出一点感受,且言之有理即可)。 (5) 1.曹操唯才是用,军事上战术战略灵活多变,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 2.曹操是魏国的奠基人,对东汉末年中国北方的统一,经济生产的恢复有着重大贡献。 3.在内政方面,曹操创立屯田制,减轻了东汉末年战时的粮食问题。 4.曹操也是一位诗人,在文学也有贡献。 - 1 - 爱心 用心 专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