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课件戊戌变法.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强 学 会 戊戌变法运动失败原因 探讨这一问题的意义: ●涉及到对中国资产阶级进行正确的评价 ●涉及到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正确认识 关于戊戌变法运动失败原因的几种不同观点: ●由于当时思想启蒙未能深入发展,改革的社会条件不成熟。 ●由于中国的资产阶级缺乏接力人,未能将改革引向纵深。 ●由于“中体西用”思想的制约,使资产阶级维新派丧失了精神和力量。 此外,对封建军阀官僚丧失应有的警惕,没有严格的组织做保证等也是维新派突出的弱点。 思考: ▲ 同样是维新运动,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取得了成功,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呢? ▲应从两个运动的不同外部和内部条件中寻找答案 外部条件——— ▲两国维新运动是在不同的时代和国际环境中进行的 在资本主义时代和帝国主义时代,西方列强对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争夺程度有所区别。 ▲两国维新运动时期的亚洲民族 解放运动也不大相同 以中国太平天国为中心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沉重打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这便于日本的倒幕战争的进行;中国在进行戊戌变法的时候,却得不到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有力支持。 ▲列强对两国的政策也有所不同 美国扶持日本,企图使之成为在远东的前哨阵地。 19世纪末,帝国主义都在对中国进行瓜分。 内部条件—— 政治路线不同 日本:自下而上: 中国:自上而下。 ▲封建阵营内部分化的程度不同 日本:封建制度的衰弱使大量的士绅转向资产阶级阵营; 中国:地方官吏中只有湖南巡抚陈宝箴支持变法。 ▲两国维新派的实力不同 日本:在西南诸藩建立了巩固的根据地; 中国:维新派与顽固派同居京城,一举一动受到顽固派的严密监视。 戊戌变法运动的性质 第一,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 代表人物:范文澜、胡绳 第二,是一次失败了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是资产阶级夺权的尝试。 代表人物:陈庆华、李时岳 第三,既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也不应视为改良主义,而应称为改革和改良。 代表人物:陈锡祺 “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运动与地主阶级自救运动发生‘共振’而引起的”,即是资产阶级改革,也是地主阶级自救。 郑永福 戊戌变法运动的教训 从政治制度的层面来改革封建统治,不能回避社会的主要矛盾,也不能依靠少数人的力量。 ● 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认识 不足,对他们存在着幻想。 “师夷制夷”和“以夷制夷”的思想对维新派的影响不能忽略 ●眼睛看不见人民群众,背后没有人民群众。 维新派提出“救亡图存”的口号,其内涵其实是很复杂的 ● 不敢触动封建社会的根基 这一根基不铲除,新的社会制度就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 * 汤志钧:《戊戌变法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王栻:《维新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孔祥吉:《戊戌维新运动新探》,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王树槐:《外人与戊戌变法》,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 蔡乐苏等:《戊戌变法史述论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参考书目: 一、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戊戌变法运动 二、维新运动走向高涨 三、变法维新与顽固守旧的争论 四、百日维新及其失败 一、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1、康有为及其早期维新活动 康有为生于1858年,卒于1927年,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 康有为故居原名涎香老屋,座落于南海市灶镇银河乡苏村,故居面积81平方米,是一座典型的珠江三角洲清代农村住宅形式-- 镬耳屋。 康有为故居现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佛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故居北近仙湖,南邻西樵,区内环境幽雅、鸟语花香,是集旅游、教育、文物保护、学术研讨于一体的特色旅游胜地。 朱次琦,南海县九江镇人,道光进士。人称九江先生。 “烟雨西樵乍霁开,三湖碧水映楼台。追寻遗迹康南海,不尽沧桑过眼来。”这首诗生动的重现了康有为在西樵山白云洞三湖书院苦求变法强国之路的历史。 2、公车上书 二、维新运动走向高涨 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是康有为的得意门生和得力助手。自幼接受封建教育。11岁考中秀才,1889年考中举人。1890年拜康有为为师。 谭嗣同(1863—1898年)。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