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淄博风土人情
淄博位于山东中部鲁中山区与鲁北平原的交接地带,区位优势独特,南连泰山,北靠黄河,东临潍坊,西接泉城济南。淄博是山东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铁路贯通,公路纵横,交通方便,是国务院批准的山东半岛经济开放区城市。
山东省淄博是概况
淄博概述
淄博市行政区划图
淄博市位于华北平原东部、山东省中部,是一座独具特色的组群式城市。“淄博”最初是“淄川”和“博山”这两个地区的合称,后来泛指整个淄博市。
淄博市地处暖温带,属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景色优美,气候宜人。地势特征为南高北低,最高海拔1108.3米(鲁山),最低海拔5米。
淄博市全市市辖区面积2972平方千米,市域面积5968平方千米。市域最大纵距151公里,最大横距87公里。截至2009年底,全市市辖区人口280万人,市域户籍人口450.51万人,市域常住人口500万人。
淄博市是近代以来中国工矿业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工业发展已有百年以上历史,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城市,经济发达;是国务院批准的特大城市,拥有地方立法权;是鲁中电信中枢和邮件处理中心,国际互联网以及现代化通讯业务发展迅速,对外联络畅达。现有上市公司21家,数量居山东省第三位,并设有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
淄博市是全国首批科技兴市试点市和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是山东省硅酸盐、化工、医药、丝绸、冶金等方面的重要科研基地,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72家,其中国家级8家,拥有27家山东省院士工作站,是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连续七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6个区县跻身“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行列。
历史文化 淄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齐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淄博是齐文化的发祥地。 淄博经历了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三个阶段。西周建立后,姜尚封齐,开创泱泱大风的齐国文化。淄博地区作为齐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数百年,被誉为海内名都,至西汉前期仍钜于长安。
齐国故都
淄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临淄作为春秋战国时期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冠的齐国都城长达800年之久。在此期间,风云变幻,波澜壮阔,姜太公、齐桓公、齐威王、管仲、孙武、晏婴、田单、司马穰苴等名君贤相、英帅良将,不仅创建了“临淄之中七万户,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如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的这个海内外闻名的东方名都,也创建了一部雄壮曲折的齐国史。在先秦的历史舞台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悠久的历史,为淄博遗留了大量的文物古迹,临淄故城及其周围地带文物古迹浩繁,被誉为地下博物馆。临淄的后李文化在我国北方属首次发现,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殷商文化在淄博皆有迹可寻。
淄博历史上产生过许多著名人物,像“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齐国名相管仲、宴婴,军事家孙武,文学家左思,农学家贾思勰,西汉名医淳于意,唐朝开国元勋房玄龄,清朝文学家赵执信、王渔洋等。他们的早期思想成就,昭示着淄博的文化渊源。中国最早记述手工业生产技术规范的著作《考工记》和农学巨著《齐民要术》均出自淄博。清代文坛大家蒲松龄和他的巨著《聊斋志异》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淄川区蒲家庄,也成为一个风光优美、宛若仙居的聊斋文化旅游区。清代文坛领袖王渔洋、赵执信和蒲松龄被后人并称为孝妇河畔三名人,蕴藏深厚的齐文化,使淄博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积淀深厚的文化旅游之都。
兴盛于汉唐时代的“丝绸之路”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进行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拒考证,以淄博为中心的山东地区是当时丝绸产品的主要供应地,是“丝绸之路”的源头之一。淄博市的周村区是历史商业名镇,与中国南方的佛山、景德镇、朱仙镇齐名,是无水路相通的全国四大旱码头之一,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这些曾经繁荣一时的商业街道作为古商埠文化的见证至今仍然保留完好,是电视剧《大染坊》、《旱码头》故事的发生地和拍摄地。今天,淄博市的丝绸产品和轻纺产品仍然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
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6年,山东省淄博市申报的“孟姜女传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项目类别,序号8。
2006年,山东省淄博市申报的“聊斋俚曲”,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音乐项目类别,序号53。
2006年,山东省淄博市申报的“五音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戏剧项目类别,序号210。
2006年,山东省淄博市申报的“蹴鞠”,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杂技与竞技项目类别,序号299。
2008年,山东省淄博市申报的“周村烧饼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传统手工技艺)项目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高中物理-有答案-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18-电容器的电容-同步练习.docx VIP
- 胸心外科动脉导管未闭病案分析.docx VIP
- 2025年RCEP关税调整对国内制造业影响深度分析报告.docx VIP
- 上海PPAP培训课件.ppt VIP
- 2025华南地区经济情况特别报告.pdf VIP
-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知识归纳与题型突破(12类题型清单)(解析版).docx VIP
- Unit4 第2课时Speed up Fuel up(教学设计)-三年级英语下册(外研版三起2024).pdf VIP
- 北京德佛斯DFSFS3000变频器说明书.docx VIP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阅读理解解题技巧讲义.docx VIP
-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