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二上数学题集
第一课时 全等三角形同步训练
一、填空题
1.如图,若△ABC≌△EFC,且CF=3cm,∠EFC=64°,则BC=___ __cm,∠B=_ __.
2.如图,若△ACB≌△AED,且∠B=35°,∠C=48°,则∠EAD=___ __.
3.如图,△ABC绕点A旋转后与△ADE完全重合,则△ABC≌△_______,那么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为__ ___,__ ___,___ __,对应角为____ __,____ ___,___ ____.
4. 如图,把△ABC沿直线BC翻折180°到△DBC,那么△ABC≌△______;若△ABC的面积为2,那么△BDC的面积为______ ____.
二、选择题
5.下列说法:①全等三角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④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分别相等;⑤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全等三角形.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
A.5个 B.4个 C.3个 D.1个
6. 如图,若△ABC≌△DEF,则∠E等于( )
A. 30° B. 50° C. 60° D. 100°
7. 已知△ABC≌△A′B′C′,且△ABC的周长为20,AB=8,BC=5,则A′C′等于( )
A. 5 B. 6 C. 7 D. 8
8. △ABC与△DFE是全等三角形,A与D对应,B与F对应,则按标有字母的线段计算,图中相等的线段有( )
A. 1组 B. 2组 C. 3组 D. 4组
三、解答题
9. 如图所示,已知△ABD≌△ACE,∠B=∠C,试指出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10. 如图所示,△ABC≌△AEC,B和E是对应顶点,∠B=30°,∠ACB=85°,求△AEC各内角的度数.
11. 如图,△ABC≌△DEF,试说明:AD=BE.
12. 如图所示,已知△ABC≌△FED,且BC=ED,那么BC与DE平行吗?为什么?
13.已知△ABC≌△A′B′C′,△ABC的三边为3、m、n,△A′B′C′的三边为5、P、Q,若△ABC的各边都是整数,则m+n+p+q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
14. 如图△ABC≌△EBD,问∠1与∠2相等吗?若相等请证明, 若不相等说出为什么?
15.如图,已知△ABC≌△ADE,BC的边长线交AD于F,交AE于G,∠ACB=105°,∠CAD=10°,∠ADE=25°,求∠DFB和∠AGB的度数.
第二课时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
1、如图1,AB=AD,CB=CD,∠B=30°,∠BAD=46°,则∠ACD的度数是( )
A.120° B.125° C.127° D.104°
2、如图2,线段AD与BC交于点O,且AC=BD,AD=BC,则下面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ABC≌△BAD B.∠CAB=∠DBA C.OB=OC D.∠C=∠D
3、在△ABC和△A1B1C1中,已知AB=A1B1,BC=B1C1,则补充条件____________,可得到△ABC≌△A1B1C1.
4、如图3,AB=CD,BF=DE,E、F是AC上两点,且AE=CF.欲证∠B=∠D,可先运用等式的性质证明AF=________,再用“SSS”证明______≌_______得到结论.
5、如图,AB=AC,BD=CD,求证:∠1=∠2.
6、如图,已知AB=CD,AC=BD,求证:∠A=∠D.
7、如图,AC与BD交于点O,AD=CB,E、F是BD上两点,且AE=CF,DE=BF.请推导下列结论:⑴∠D=∠B;⑵AE∥CF.
8、已知如图,A、E、F、C四点共线,BF=DE,AB=CD.
⑴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DEC≌△BFA;
⑵在⑴的基础上,求证:DE∥BF.
第三课时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
1、如图1,AB∥CD,AB=CD,BE=DF,则图中有多少对全等三角形( )
A.3 B.4 C.5 D.6
2、如图2,AB=AC,AD=AE,欲证△ABD≌△ACE,可补充条件( )
A.∠1=∠2 B.∠B=∠C C.∠D=∠E D.∠BAE=∠CAD
3、如图3,AD=BC,要得到△ABD和△CDB全等,可以添加的条件是( )
A.AB∥CD B.AD∥BC C.∠A=∠C D.∠ABC=∠CD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考数学填空、选择题解法大全.doc
- 中山大学英语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pdf
- 中考数学压轴题含答案.doc
- 中考物理专题训练(11试题)实验题.doc
-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方法大全和技巧.doc
- 中考物理总复习:电和磁.ppt
- 中考英语第二轮复习单选题精选课件1.ppt
- 中考英语试题及答案(湖北宜昌2013).doc
- 中考英语强化试卷一(含听力音频).ppt
- 中考试题中的.doc
- android之读取framebuffer截屏方源码集合.pdf
- 案例文稿data sheet ge文稿.pdf
- 过河兵培训插件开发指南.pdf
- shin锁舌卡座压装设备说明书.pdf
- 说明meng tz0 xx古典高级纸2classical paper 2.pdf
- 上次后280 bmw颜色提示.pdf
- pm主动脉动脉瘤共bridge ref q8b.pdf
- 征求意见汇处理表.pdf
- bounded rationality有限理性refers to human ebd section前辈lecture3 notes.pdf
- 科普版(新教材)三年级下册英语Unit 7《My house》第3课时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