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香中学七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120分)A卷.docVIP

枫香中学七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120分)A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枫香中学七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120分)A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粹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辍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①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伶(    )  和(    ) ②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改为   ;    改为    2、请根据意思填写相应的成语:(4分) 比喻堆砌词藻、内容空泛的诗文。 ( ) 高高举步,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 ( ) 形容遇到不如意的事一概抱怨客观条件。 ( ) 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 ) 3、按要求写句子。(6分) ①、郝副营长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枫香的秋天是个迷人的地方。(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仿写: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如果你是一颗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 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著阅读。(9分) ①“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是长篇章回小说《 》中的回目,对联中说的人物是 。 ②“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对联中称赞的是 ;“义释”的是 。 ③《风筝》的作者是 ,原名 ,现代伟大的 家、 家、革命家。他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 》。 5.下列各项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冰心,原名谢婉莹,著名诗人、作家、儿童文学家,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 B.马克·吐温,19世纪后期英国著名作家,长篇小说《镀金时代》是他的代表作。 C.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D.丰子恺,现代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 6、选择关联词语填空,正确的是(   )(4分)  (  )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  )不爱,(  )嫌恶他,(  )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A、因为 不但 而且 所以  B、虽然 不但 而且 但是 C、但  不但 并且 因为  D、因为 不但 并且 所以 二、阅读理解与鉴赏(共40分) (一)阅读《山中避雨》选段,回答问题:(12分) 两部空黄包车拉过,被我们雇定了。我付了茶钱,还了胡琴,辞别三家村的青年们,坐上车子。油布遮盖我面前,看不见雨景。我回味刚才的经验,觉得胡琴这种乐器很有意思。钢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数十百元一具。制造虽精,世间有几人能够享用呢?胡琴只要两三角钱一把,虽然音域没有小提琴之广,也尽够演奏寻常小曲。虽然音色没有不比小提琴优美,装配得法,其发音也还可听。A这种乐器在我国民间很流行,剃头店里有之,裁缝店里有之,江北船上有之,三家村里有之。倘能多造几个简易而高尚的胡琴曲,使像《渔光曲》一般地流行于民间,其艺术陶冶的效果恐比学校的音乐课广大得多呢。我离去三家村时,村里的青年们都送我上车,表示惜别。我也觉得有些儿依依。B若没有胡琴的因缘,三家村里的青年对于我这路人有何惜别之情,而我又有何依依于这些萍水相逢的人呢?古语云:“乐以教和。”我做了七八年音乐教师没有证实过这句话,不料这天在这荒村中实证了。 7、“乐以教和”的含义同下列哪句话类似?( )(4分) A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杜甫) B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列御寇) C心中若无忧苦,唇上就无歌声。(巴斯) D音乐是心灵的良药。(西谚) 8、作者将胡琴和钢琴、小提琴作比较,想说明什么?(4分)

文档评论(0)

j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