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南商学院2010届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姓名 刘 雯 学院 经济与贸易学院 学 号 060120008 专业班级 国贸0601班 文
献
综
述 题目:中国与印度贸易竞争力测度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国情十分相似,发展任务相同,近年来经济增长迅猛,与俄罗斯、巴西并称为“金砖四国”,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今世界已普遍认为21世纪金砖四国的贸易格局将影响整个世界的贸易格局,并能大大加快贸易一体化的进程。作为金砖四国的成员之一,中国已然成为了一个世界工厂。而另一个发展中大国印度也驶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成为全球第十一大经济体虽然印度贸易在绝对数量上还比不上中国,但其竞争优势及发展潜力不可小视。
附:参考文献目录
[1]Paul R.Krugman.Increasing Returns,Monopolistic Competition,and International Trad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79,(9):469-479.
[2] Paul R.Krugman.Scale Economics,Product Differentiation,and the Pattern of Trade[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0,(5):950-959.
[3]Balassa B.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J].The Manchester School.1965(11):99-123.
[4]Arvinder Singh:Comparisons between China and India[J].China World Economy,2005,(3).
[5]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6]谭晶荣.中印两国商品贸易比较研究[J].南亚研究季刊,2004,(3).
[7]朱前.中国与印度工业制品比较优势及贸易互补性分析[J].国际商务研究,2005,(3).
[8]闫成海.从贸易结构看中国与印度经济间的竞争关系: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3,(1).
[9]姚孝军.中印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J].国际经贸,2006,(32).
[10]郑丹青.中印纺织品国际竞争力及贸易发展模式比较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7.
[11]张志明.中印贸易问题与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12]张金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10-127.
[13]薛荣久.国际贸易[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14]陈晶平.新世纪的中印贸易[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
[15]杨荣珍.中印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J].经济透视,2006,7-10.
[16]李钢,董敏杰.中国与印度国际竞争力的比较与解释[J].当代亚太,2009,(5),124-148.
[17]王泉泉.中国与印度服务业比较: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4).
[18]俞凯,黄爱华.当前国际竞争力理论及简评[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13-16.
[19]李扬.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国和印度的比较分析[J].华商,2009,(2).
[20]于水群,杨增雄.国际贸易新理论及其对中国贸易发展的启示[J].Journal of Finance Economics University,2009,(3).
[21]王亚静,陈富桥,祁春节.中国与印度纺织品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5, (4).
[22]卿前龙,孔云龙.80年代以来中国服务出口竞争力的国际比较——与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及印度的比较分析[J]. 国际经贸探索,2003,(5).
[23]张亚斌,许苹.中国与东盟贸易竞争力及贸易相似度的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3,(24).
[24]杨丽琳.“金砖四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与贸易相似度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9,(8).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手段 研究思路
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对中印贸易竞争力进行了辨证的分析。首先对中印贸易竞争力进行了测度,系统地计算分析了显示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市场占有率指数,并得出相关结论。然后借助“钻石体系”理论对中国与印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