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盐城市、南京市2012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历 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国古代经济文明的部分成果,这些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水排 ②三星堆青铜器 ③钧窑钧红 ④马王堆素纱单衣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④②③①
4.下表是全汉昇、包伟民统计的《北宋赋税结构表》(单位:万贯。征榷,是指国家专卖收入)。对此表解读错误的是
时间 租税(正赋)收入 征榷收入 商税收入 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997年) 2408.1 1167.7 400 61:39 天禧末(1021年) 2641.2 2670.0 1204 40:60 熙宁十年(1077年) 2021.3 4248.4 868.8 28:72 A.农业税比例逐年下降,说明北宋政府降低农民赋税
B.非农业税比例上升,在一定时期内影响了商业的发展
C.征榷收入增长,表明北宋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控制力度
D.北宋赋税结构的变化,是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5.雍正帝实行秘密立储制度,生前曾亲书两份传位谕旨,一份 “今朕特将此事亲写密封,藏于匣内,置之乾清宫正中世祖章皇帝御书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另一份则置于匣中,常以随身,以备紧急时取用。乾隆将秘密立储定为家法,令后世子孙遵循。此后,嘉庆帝、道光帝、咸丰帝均按照这一制度继承皇位。对这一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A.以避免嫡长子继承制弊端 B.剥夺了内阁与六部的权力
C.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D.彻底解决了储位之争的矛盾
6.刘伟在《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与制度变迁》中写道:“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从总体上看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变,伴随着这一转变的,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新旧结构的更替过程。”下列观点违背转型发展趋势的是
A.“以法法之……如纲常伦纪、教养大典,则以立法为主”
B.“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日益猖獗8.民国时期不仅是我国现代广告的肇始期,同时也是我国现代广告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
①民国时期我国民族工商业曾有迅速发展
②广告包含商业信息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命令说:11.右图是1953年1月24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成立大会”的图片。对该州政府成立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走向完善
B.该政府有权对本民族事务实行自治
C.州自治制度得到了宪法正式确认
D.民族平等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2.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应周恩来邀请回访中国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大国是很恐惧的。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以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这种恐惧。”缅甸消除这种恐惧的主要原因是基于中国
A.奉行“一边倒”政策,捍卫社会主义阵营
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同亚非各国联系
C.倡导多边外交,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D.重申“和平共处”原则,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关系
13.恩格斯
A. 验证了伽利略有关运动的观念 B. 促成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
C. 推动了爱因斯坦物理学的研究 D. 启发了普朗克量子假说的提出
18.1939年电视机首次出现在纽约世博会富兰克林·罗斯福成为第一个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美国总统在世博会上的生产专业化水平提高二、非选择题: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
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问:“饥食渴饮,冬裘夏葛,何以谓之天职?”
曰:“这是天教我如此。饥便食,渴便饮,只得顺他。穷口腹之欲便不是。”
——《朱子语类》
材料二 明年(隆兴六年)夏,大旱,(朱熹)上疏言:“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十五年奏:“愿陛下自今以往,一念之顷必谨而察之:此为天理耶,人欲耶?果天理也,则敬以充之,而不使其少有壅阏;果人欲也,则敬以克之,而不使其少有凝滞。”
——《宋史·朱熹传》
材料三 今之治人者,视古贤圣体民之情,遂民之欲,多出于鄙细隐曲,不措诸意,不足为怪;而及其责以理也,不难举旷世之高节,着于义而罪之。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逆。于是下之人不能以天下之同情、天下所同欲达之于上;上以理责其下,而在下之罪,人人不胜指数。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戴震(1724—1777)《孟子字义疏证》卷上
请回答: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天理”和“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