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谈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修改版
谈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单忠东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判断
2008年,中国经济受到了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由美国次贷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面对危机冲击,政府出台了应对危机、促进发展的一揽子计划,中国经济开始逐步走出低谷。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可以用“喜忧参半”来形容。
喜从何来: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总体向好
从最近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来看,一些经济指标开始转好,经济呈现回暖迹象:1-8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0%,比上年同期加快5.6个百分点;1-8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21147亿元,增长14.7%,增速超过预期;多种产品出现增长,尤其是汽车、水泥、钢铁、电力四大行业呈现回暖势头;外汇储备增长再次提速,2009年9月末,中国外储余额2.272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9.26%。同时,一些金融数据也反映出了经济增长的积极变化,2009年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8.67万亿元,同比多增长5.19万亿元。体现企业经营活跃程度的M1指数同比增长29.51%,增幅比上年末高20多个百分点。
再从国际形势来看,世界经济初步回暖,主要发达国家已经“探底”,一些国家开始复苏。
全球经济的拐点已经出现。首先是全球房产市场开始回暖,根据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的数据显示,美国4月份成屋签约销售指数为90.3,较3月上升6.7%,大幅超出此前预计的0.5%,为连续第三个月上升,并创下2001年10月以来的最大月度升幅。高盛公司、花旗银行集团公布的季度业绩报表显示,银行业复苏势头强劲,盈利超出预期回落,各国通胀压力在逐步减轻
多个国家出现复苏迹象。美国6月份公布的消费开支、建筑开支等关键数据表明,美国经济下滑势头正减缓,复苏迹象不断显现。?6月9日,美国财政部允许10家银行偿还政府680亿美元的救助金,被认为是经济复苏的积极信号。除了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外,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家也开始亮起复苏信号,?6月份,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报告说,韩国经济已经触底,有望成为复苏最强劲的国家。这些利好数据包括:韩国4月工业产量环比增加2.6%,为连续第四个月增长;4月行业库存连续第6个月下降,显示国内库存调整可能已接近尾声。
随着经济的探底,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取消经济刺激措施。今年10月以来,澳大利亚央行宣布加息个基点,至3. 5%
在国际经济形势好转的情况下,中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其中最为重要的数据就是中国GDP增长的反弹,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9%,如果按这一趋势继续下去,那么第四季度的增长率就可能接近10%;另据IMF预测,世界经济今年将收缩1.1%,中国经济规模将增长8.5%,中国经济是全球经济复苏的巨大动力之一;在政府4万亿投资1-8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2985亿元,同比增长33.0%按照年初提出的保八的增长,。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711亿元同比增长15.0%。其中汽车类增长18.1%日用品类增长14.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5.1%
忧在何处:中国经济增长缺乏持续性动力,民营经济仍然低迷。
(1)政府投资拉动迹象明显。2009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为133177亿元,同比增长33.4%。其中,仅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就占57411亿元,占全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3%,同比增速也高达38.8%。另外,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在4万亿投资拉动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2)经济增长的结构矛盾凸显。首先,从产业结构来看,服务业与工业发展比例失调,全球很多国家的服务业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60%以上,而中国的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仅占GDP的40%左右,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过大;其次,从国内外经济发展来看,内外经济严重失衡,中国的外贸依存度一直居高不下,虽然受危机影响,外需市场萎缩,然而并不意味着外贸依存度的降低,一旦全球经济复苏,外贸依存度可能迅速反弹;再次,从收入分配来看,居民贫富差距、城乡差距、东西差距在不断拉大。
(3)未能有效解决就业问题。截至第二季度末,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比第一季增加了378万人,仅增长2.6%,且60%集中于西部地区。另外,应届高校毕业生仍有300万人未落实工作,就业问题依然严峻。原因,在于我国现有的政府投资充分就业优先的原则,主要集中于重工业资本密集型,不具备大规模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而中小企业的纷纷倒闭、停产,又进一步恶化了劳动力需求。
经济增长模式过于粗放。9月份,工信部提出,我国部分行业,如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化肥等原材料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正在加剧。第一次是在1998-1999年东亚金融危机期间第二次是在2001-2002年美国轻度经济衰退期间经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