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业-当代文学(批判资料).ppt
中国当代文学 1950-70年代 频繁的批判运动 对萧也牧等创作的批评 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胡适的批判 萧也牧生平 萧也牧,浙江吴兴(今湖州)人。原名吴承淦,又名吴小武(三十年代用于江浙一带报刊),笔名吴犁厂、黄河、萧也牧等。 194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张家口铁路分局工人纠察队副政委。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初,萧也牧曾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后调中国青年出版社任编辑。不久,任文学编辑室副主任。先后主持编辑出版了《伟大的祖国》小丛书、《时事丛书》,主编《红旗飘飘》丛刊等。 萧也牧擅长写中、短篇小说,也擅长写散文和报告文学。他的作品朴实无华,语言干净洗炼,所叙故事看似平淡无奇,却又真实感人。主要作品有《秋葵》、《连绵的秋雨》、《我和老何》、《锻炼》、《山村纪事》、《地道里一夜》、《难忘的岁月》、《海河边上》、《携手前进》以及《我们夫妇之间》等。有《萧也牧作品选》。 萧也牧因1949年秋天发表的《我们夫妇之间》这篇小说在1958年被错划为“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该篇小说提出了老干部进城后所面临的新问题,描写了在新旧交替时代的复杂性格。 此后饱受折磨,1970年10月15日不幸被作为“现行反革命”而活活打死在河南“五七干校”,终年52岁。 。直到1980年春天,得到平反昭雪。 1.对萧也牧等创作的批评 主要是批评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等小说。 当时,这篇小说被一些人当作旗帜,用来反对毛泽东的工农兵方向。因而,这些批评,是为了维护第一次文代会确立的文学规范。 首先对小说进行批判的是陈涌。陈涌,原名杨熹中,是一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鲁迅研究专家。他早在延安时期就开始文艺理论批评工作,在建国以后“左倾”,只重视文章的政治意义而忽略文艺创作的本身。故他的批评很多情况下只停留在政治层面。 化名李定中对《我们夫妇之间》进行批判的冯雪峰,则更是把萧也牧在立场上的问题上纲上线。 丁玲的批判文章采用了书信的形式,看似更可以从昔日挚友的角度规劝,更容易为人所接受。实则从题目《作为一种倾向来看——给萧也牧同志的一封信》而言,就已经把萧文上升到思想倾向的高度,进行更直接、更政治化的批判。 萧也牧的小说《我们夫妇之间》受到批判的原因 (1)作者写这篇文章本身的动机是为了说明在农村长期工作的一线干部,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后,要学会根据工作地的变化、群众思潮的变化而合理变更自己的管理方式和处事手段,这样才能更好地搞好工作。但是,在50年代初,这种内容被“左”的思潮认为是歪曲知识分子与干部工农形象给“党”抹黑,所以被批判。 (2)文章的语言运用其实是很生动的,有很多地方性特色的语言,当然,有些粗言也夹杂其中,这些语言在革命工作者李克的妻子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在50年代初,这样的语言运用被视为“流氓行为,堕落文人语言”,被视为“小资本调,矫情造作,缺乏真情实感”,所以被批判。 (3)自从延安讲话后,文学作品表面上看是一片繁荣,但是大胆干预生活的作品却少了(王实味因写了《野百合花》都要被批判、被秘密枪决,沉冤将近半个世纪才平反)。 俞平伯 俞平伯(1900年-1990年),原名俞铭衡,字平伯。现代诗人、作家、红学家。清代朴学大师俞樾曾孙。与胡适并称“新红学派”的创始人。 早年参加新文化运动,为文学研究会、语丝社成员。 俞平伯最初以创作新诗为主。与朱自清等人创办我国最早的新诗月刊《诗》。至抗战前夕,先后结集的有《冬夜》、《西还》、《忆》等。在散文方面,结集出版有《杂拌儿》、《燕知草》、《杂拌儿之二》、《古槐梦遇》、《燕郊集》等。其中《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名篇曾传诵一时。 著有《论诗词曲杂著》、《红楼梦八十回校本》,有《俞平伯散文选集》等。 1921年,俞平伯开始研究《红楼梦》。 胡适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胡适深受赫胥黎与约翰·杜威的影响,自称赫胥黎教他怎样怀疑,杜威先生教他怎样思想。因此胡适毕生宣扬自由主义,提倡怀疑主义,并以《新青年》月刊为阵地,宣传民主、科学才能救中国,毕生倡言“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言必有证”的治学方法。 胡适在古典小说《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三侠五义》《海上花列传》《儿女英雄传》《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等十二部小说的研究皆卓然有成,结集为《中国章回小说考证》出版。 胡适的《红楼梦》研究是其科学精神在古典文化领域的重要实践。胡适研究《红楼梦》主要运用的是科学的考证方法。他指出《红楼梦》应当重视史料的收集整理,从作者、作者家世以及《红楼梦》的版本进行研究考证。他将红学研究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真正地将其纳入到了科学研究的范畴。 2.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胡适的批判(1954-195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