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史(修改版).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当代文学史(修改版).doc

现当代文学史考点总结 第二十八章 1976~1989文学思潮 1.新时期文学:人们习惯把1976年10月以后的文学,称为新时期文学。新时期文学是我国当代文学继“十七年”文学时期、“文革”时期以后的第三个文学时期。 2.1976年至今的文学思潮发展的四个阶段 新时期初期的文艺复兴阶段;80年代前期的文艺争鸣和文艺思潮演进阶段;80年代后期的文艺思潮新变阶段;90年代的文艺思潮发展阶段。 3.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是一个重要事件,它标志着文艺界的全面“解冻”。 第二十九章 80年代小说 4.《班主任》(主人公宋宝琦、谢惠敏)是新时期文学的开山之作,是当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价值。 5.刘心武的《班主任》最早通过艺术形象来揭露“文化大革命”给我国人民带来的累累伤痕,尤其是给青年一代的心灵所造成的毒害。 6.《班主任》被誉为是新时期“伤痕”文学的开端。 7.“伤痕文学”和“伤痕小说”得名源于《文汇报》发表的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 8.“伤痕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所具有的开拓性意义: ① 它冲破了“四人帮”极“左”文艺的种种清规戒律,突破了一个个现实题材的禁区,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社会问题,并创造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批社会主义时期的悲剧;②它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真正遵循现实主义美学原则,开启了80年代文学现实主义深化的道路;③它在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真正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立场来塑造文学人物,描写了人性遭受专制主义与极“左”路线摧残的悲剧,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文学思潮的先导。 9.茹志鹃在《人民文学》上发表的短篇小说《剪辑错了的故事》是“反思文学”的起步标志。 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 10.“反思文学”在创作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比之伤痕小说,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也许考名词解释) 反思文学的最后阶段出现了两部喜剧总结文革的作品:王蒙《名医梁有志传奇》张宇《活鬼》 11.高晓声复出后创作的分水岭是《陈奂生上城》(改革文学)他的作品还有《李顺大造屋》《“漏斗户”主》 陈奂生人物分析:中国农民善良朴实的传统美德也有历史传统的民族劣根性 12.当代小说家多元的探索:①纪实文学观念悄悄兴起,代表作主要有刘心武的《公共汽车咏叹调》;② 回归自然,代表作张承志的《北方的河》。 13.寻根小说:1985年前后形成潮涌的“寻根小说”,具有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索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方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底蕴的特点。代表作有汪曾祺的《受戒》,陆文夫的《美食家》,阿城的《棋王》,张承志的《黑骏马》和《北方的河》,王安忆的《小鲍庄》。 14.对“根”和“文化”的态度有三类:一是持肯定态度(阿城的《棋王》,邓友梅的《烟壶》);二是持否定态度(韩少功的《爸爸爸》,王安忆的《小鲍庄》);三是持辩证态度(冯骥才的《神鞭》) 15.?“先锋小说” 16.?“现代派”小说:无论在思想意识、文学精神和表现手段等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现代主义特点,如王蒙的《春之声》等作品 17.“新写实小说”(80年代后期最引人瞩目的文学现象)的创作特点:创作方法虽仍以写实为主,但特别注重对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主题意蕴更多的是表现现实的荒诞、丑恶、灰暗与无奈;大多采用客观化的叙述态度,采用一种缺乏价值的冷漠叙述。 18.王蒙在新疆长达16年的生活经历使他真正贴近了劳动人民,思想意识中渗透进了平民思想。 19.王蒙的“意识流小说”:《春之声》《夜的眼》《布礼》 20.1981年,刘心武发表了中篇小说《立体交叉桥》,标志着刘心武向人物心灵世界的掘进更深一步。也体现了刘从写“问题”到写“人生”的不断深化。 21.1984年,刘心武发表长篇小说《钟鼓楼》这部荣获第二届矛盾文学奖的作品是刘心武80年代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 22.陆文夫的创作特点“宏观着眼,微观落笔”,力图挖掘历史文化的深层底蕴,对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社会现实进行深刻反思。 23.《美食家》是陆文夫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朱自冶)赢得了“小巷文学”和“苏州文学”的美称。 24.陆文夫善于从历史的变迁角度考察生活,小中见大,反映出深广的社会历史内涵和思想意蕴。其作品具有浓郁的幽默感,陆文夫戏称“糖醋现实主义”。 25.从鲁迅、赵树理而至高晓声,他们所塑造的农民形象,恰好构成了中国农民从民主革命到80年代的命运变迁和灵魂的演进史。 26.蒋子龙发表工业改革题材小说《乔厂长上任记》(塑造了工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gv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