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围绕六堡茶优势特色产业
打造综合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区
莫启进1韦宇宁2苏运胜1 梁超雄1卓梅芳1
(1.梧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广西黑茶(六堡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2.梧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摘要:本文以六堡茶为案例,探讨如何突破传统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思路,围绕六堡茶原产地这一特
有优势,通过延伸产业链和扩展覆盖面,发掘历史文化底蕴,建设六堡茶综合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区,传承和发展
六堡茶文化产业,繁荣六堡茶经济,推动六堡茶由传统、单一的茶叶种植业向集合标准化种植加工、产品研发、
生态名镇、养生旅游、茶文化观赏为一体的茶叶产业现代化建设发展。
关键词:六堡茶标准化产业链示范区 产业发展
引言 22。367-24。257之间,北回归线从市区通过,属
六堡茶为历史名茶,属黑茶类后发酵茶,因原 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高温多湿、雨热同步的气候
产于梧州市苍梧县六堡乡而得名,其产制历史可追
溯到一千五百多年前。据《中国名茶志》等文献记 除蒙山低于10℃以外,其他各县(市)均在10℃以
载,在清嘉庆年间(1801年),六堡茶就以其特殊的上:多年平均极端最高气温39.9℃,最低一3.2℃;
槟榔香味作为全国24种名茶之一,此后成为了朝
廷贡品。 量在1400—160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在
与同为黑茶类的普洱茶不同的是,六堡茶种植
和加工范围相当集中,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地 期336-349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农科院
理标志产品保护公告,普洱茶保护范围为云南省昆 茶叶研究所区划课题组完成的《茶叶区划研究》,把
明市、楚雄州、玉溪市等11个州部分现辖行政区 梧州划为全国茶叶生态最适宜区;从茶树生长要求
域;而梧州当地政府通过充分论证和极力争取,历 的气候因子来看,梧州市的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茶
时8年之久开展的六堡茶地理标志保护申报工作, 树的生长。在该区域生长的茶叶,因气候稳定而采
终于成功的争取到国家质检总局在2011年第33
收期长,内含物丰富,滋味醇厚,有松烟昧和槟榔
号公告中确定,六堡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范
味,经久耐泡,深受消费者喜爱和好评,在国内外享
围,仅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这一个地级市的行
有良好的声誉。
政区域(含所辖三县一市)。六堡茶产地的明确和集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内外黑茶的热销,同
中,为当地政府发掘这一特色产业的潜力,进一步
属黑茶类的六堡茶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梧
整合资源、破解在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做强做
州六堡茶生产企业已由二十世纪的4家发展到目
大六堡茶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六堡茶构
前六堡茶食品生产许可证(即QS证)获证企业28
建综合产业链标准体系,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家,从业人员3500多人。2012年,梧州市全市茶园
1六堡茶产业发展概括
面积已超6万亩,六堡茶产量接近9000吨,产值超
梧州市位于东经110。19’一111。407,北纬
9亿元,有3家企业的六堡茶年产量达1500吨以
上,由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的局面已初步形成。 纳建设同类型自动化生产线,使六堡茶茶生产首次
同期,六堡茶知名度也在不断提升,品牌效应 实现了自动化、封闭化和标准化,茶叶生产车间的
日趋彰显,从2006年在广州举办的中国国际茶叶温度、湿度等得到精确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