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考试2.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间l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分别填涂在答题卡及答题纸的 第Ⅰ卷(选择题,36分) 一、基础知识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干瘪(biě) 粗犷(kuàng) 浩浩汤汤(shāng) 追本溯源(shùo) B.镣铐(liào) 癖好(pǐ) 一蹴而就(cù) 亘古不变(gèn) C.下载(zài) 挣揣(zhèng ) 强颜欢笑(qiáng ) 长吁短叹(xū) D.拔擢(zhuó) 谂知(niǎn) 越俎代庖(páo) 不屈不挠(ráo) 1.B(A、粗犷guǎng,追本溯sù源;C、强qiǎng颜欢笑, D、谂shěn知,不屈不挠ná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檄文 垢骂 斑驳陆离 云蒸霞蔚 B.赊帐 疏浚 荒涎不经 震耳欲聋 C.斑驳 缙绅 祸起萧墙 礼上往来 D.睥睨 辐射 人为刀俎 销声匿迹 2.选D(A中诟骂;B中赊账;C中礼尚往来)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虎一般单独生活,而它所捕食的动物几乎都是群居,让人不禁 “团结就是力量”的概括。 ②咱们的手工艺品往往费大 ,刺绣,缂丝,象牙雕刻,全都在细密上显能耐。 ③歧江公园使我们看到了那些被熟视无睹的人们,推开了被时光默默 了的“单位”之 A.质疑 功夫 淹没 B.质疑 工夫 湮没 C.置疑 工夫 淹没 D.置疑 功夫 湮没 3B(质疑:提出疑问。置疑:怀疑,多用于否定句,例如不容置疑、毋庸置疑等。工夫:指时) 4.下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他的音质很好,可惜师出无名,如果能有名师指点,他在音乐上肯定会有光明的前途。 B.现在,电子辞典种类五花八门,质量良莠不齐,选购到真正让人满意的产品并不容易。 C.这个社区小组的服务项目很多,诸如订报送奶,补衣修鞋,代买菜粮等等,不一而足。 D.这一批年轻有为的科学家,正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在追求科学真理的征程上不懈地前进。 4.C (A“师出无名”指出兵没有正当理由,也泛指行事没有正当的理由;B“良莠不齐”,指人,不能指商品;D“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能干得出,贬义词)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红楼梦》内容丰厚,思想深邃,艺术精妙,不仅堪称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而且还达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最顶峰。 B.新版舞剧《孔子》以杏坛施教为核心,增加了“祭孔乐舞”表演。上演一个多月来,共计演出40多个场次,观众约13000人左右。 C.“神九”顺利升空并实现与中国发展太空项目的惊人步伐。 D.金乡大蒜闻名遐迩,其种植面积、产量、品级、品质、出口量均居全国之首,先后荣膺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等称号。5.D(A项,句序不当,应为“不仅达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最顶峰,而且堪称世界文学宝 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B项,“约”与“左右”重复;项,“拓展……步伐”搭配不当) 我们这个一向以诗歌国度为骄傲的民族到了今天,已经基本上与诗无缘了。除了教科书中的古典诗词和一些因时而变的所谓新诗,供孩子们形成概念外,大多数的读者,并不知晓也不关心今天中国诗人的存在与否。无论自何种角度,也看不到诗歌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相联系的证据。原因很简单,从生活样态和社会意识来看,经济头脑和市场逻辑的强力主导,使遣词造句、吟风弄月之事看上去纯属多余;从写作者或者说诗歌的发生状况来看,仍在不断发表作品的极少数从业者,已经日趋流落为边缘群体。 现代社会对诗歌荣誉、诗人地位的取缔已经是事实。关于诗歌的话题也就只能在所谓专业化的语境中自说自听——近三十年来,以“现代”、“国际化”为旗号的中国诗人们孜孜以求的,正是“个人”、“私人”和“纯诗”一类的东西,拒斥通俗,反对大众化审美,梦想与众不同的成就和价值,这本身就为诗歌的命运自设了陷阱。 我们从现有标本看到的,是从《诗经》到汉魏时期的古风、乐府这样一些带有先民原初思维特质的歌咏,是唐宋以来的诗体自觉及形式上的登峰造极。后世的人们,在将早期汉语固有的声韵和节奏逐步书面化、文本化的同时,渐渐游离了天然的性情流露和生命哀叹,又被儒道之

文档评论(0)

j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