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docVIP

2009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2道小题,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第1至12小题 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朱拓(tà) 颓圮(pǐ) 莅临(lì) 虚与委蛇(yí) B.喋血(dié) 游说(shuō) 蹙缩(cù) 残羹冷炙(zhì) C.着衣(zhuó) 蠕动(rú) 彳亍(chì) 不胫而走(jìng) D.愀(qiǎo)然 沦丧(lún) 精悍(hàn) 咬文嚼字(jiáo)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寥落 伫立 再接再励 事实胜于雄辩 B.学力 袒护 芸芸众生 有志者事竞成 C.俨然 寒暄 安土重迁 胜不骄,败不馁 D.慰籍 累赘 消魂勾魄 万变不离其宗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歌在雪域高原不翼而飞,在昌都、林芝、拉萨,在农村、牧区、城镇……都广为流行,尤其深受青少年喜爱。 B.从历史的经验看,任何一个成长中的大国,如果采取咄咄逼人的外交政策,最终会给自己的发展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C.如果没有硬性的约束机制,没有劳动监察部门的动态跟踪和严阵以待,违法企业就会安之若素,甚至继续损害员工利益。 D.安全的食品与广大老百姓休戚相关,尽管近年来全国的食品市场上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的企业力争做到最好。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 被称为“四大悲剧”的《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代表莎士比亚艺术的顶峰。 B.脍炙人口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滕王阁序》,作者王勃是初唐四杰之一。 C. 钱钟书的《边城》表现湘西地区风景美、人性美、人情美,被人们称为“一部田园牧歌式的杰作”。 D.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现实主义的《诗经》和屈原浪漫主义的骚体作品交相辉映,并称“风骚”。 5. 湖南某市仿古建筑步行街——古道街建成后,举行了楹联征集大赛。其中一幅获奖作品的上联是“画栋雕梁,溢彩流光,十里长街添胜景”,下面适合做它的、下联的一项是() A.灿烂文明,人杰地灵,千年古道辉史策 B.行商坐贾,怀仁守信,千年古道拂新风 C.楼台簇锦,市肆争荣,一派堂皇新气象 D.市繁井华,珠玉溢彩,千秋大业创伟绩 阅读下面论说类文章,完成6~8题。(6分) 热爱生命 蒙田 我对某些词语赋予特殊的含义。拿“度日”来说吧,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时候,我将“度日”看作是“消磨光阴”,而风和日丽的时侯,我却不愿意去“度”,这时我是在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坏日子,要飞快去“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度日”“消磨时光”的常用语令人想起那些“哲人”的习气。他们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至于我,我却认为生命不是这个样的,我觉得它值得称颂,富有乐趣,即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还是如此。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 (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语) 不过,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这倒不是因生之艰辛或苦恼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我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时光无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 6. 下面不符合“哲人”习气的一项是()A.打发、消磨时光 B.回避、无视生命的存在 C.把生命看成贱物 D.天色不佳时,将“度日”看作“消磨光阴” 7. 对于“生之本质在于死”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而有限的。 B.生命的意义正是因为死亡得以彰显和延续。 C.生命一天天流逝促使人们看重生命的分量。 D.享受生活,及时行乐,就可以说死而无憾。 8. 对“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这句话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与生命本是“优越无比的”“值得称颂”“富有乐趣”形成鲜明对比。 B.概括了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寄希望于虚幻未来的消极人生。 C.承上启下,过渡到下文作者表明自己截然不同的人生价值观。 D.作者引用这句话,意在强调“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过得丰盈饱满”

文档评论(0)

j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