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陷沟道SOI器件的实验研究.pdf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凹陷沟道SOI器件的实验研究

 第 19 卷第 12 期       半 导 体 学 报         . 19, . 12  V o l N o  1998 年 12 月              . , 1998  CH IN ESE JOU RNAL O F SEM ICONDU CTOR S D ec 凹陷沟道 SO I 器件的实验研究 张 兴  1  . 1 王阳元 M an sun Chan P ing K Ko (北京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 北京 100871) ( 1 香港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系 香港) 摘要  本文较为详细地描述了凹陷沟道 SO I 器件的结构和工艺制造技术, 采用凹陷沟道技术 制备的 SO I 器件的性能明显优于常规厚膜部分耗尽和常规薄膜全耗尽 SO I 器件的性能. 采用 该技术已成功地研制出沟道区硅膜厚度为 70nm 、源漏区硅膜厚度为 160nm 、有效沟道长度为 0 15~ 4 0m 的高性能凹陷沟道SO IM O SFET , 它与常规薄膜全耗尽 SO IM O SFET 相比, 跨 导及饱和漏电流分别提高了约 40%. : 2560 , 2550, 2220 EEACC R C 1 引言 众所周知, 与部份耗尽 电路相比, 薄膜全耗尽 电路具有寄生电容小、 SO I CM O S SO I [ 1, 2 ] 速度高、短沟道效应小、驱动电流大、特别适合于低压低功耗器件和电路等特点 . 但是随 着薄膜全耗尽 SO I 器件硅膜厚度的减薄, 也带来了很多问题, 其中最典型的也是对电路特 [ 3, 4 ] 性影响最大的就是寄生串联电阻问题 . 由于薄膜全耗尽SO I 器件的硅膜厚度很薄, 源漏寄生串联电阻急剧增加, 使器件的驱 动电流明显减小, 速度下降, 从而抵消了全耗尽 电路速度高的优势. 为此人们采 CM O S SO I 取了很多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例如 SAL IC ID E 技术等. 在 SAL IC ID E 工艺中, 为了防止硅化 物将有限的表层硅膜完全消耗掉, 必须严格限制硅化物的厚度, 这不仅增加了技术难度, 而 [ 5, 6 ] 且也限制了硅化物对寄生串联电阻效应的抑制效果 . 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研究开发了凹陷沟道RC (R ecessed Channel) SO I 器件结构和工艺 技术, 如图 1 (f) , 在凹陷的薄的 SO I 膜上制作沟道, 在较厚的硅膜上制作源漏区, 这样既可 保证 SO I 器件是全耗尽的, 又可解决超薄的源漏区寄生电阻大的问题, 使 SO I 器件的特性 得到很大的提高. 本文主要报道这种凹

文档评论(0)

yaobanw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