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板碳源与实验方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EcoPlateTM 各区井中的碳源 A1空白 Water 水 A2多碳糖 ?-Methyl-D-Glucoside ?-甲基D-葡萄糖苷 A3有机酸 D-Galactonic Acid y-Lactone D-半乳糖内酯 A4氨基酸 L-Arginine L-精氨酸 B1有机酸 Pyruvic Acid Methyl Ester 丙酮酸甲脂 B2多碳糖 D-Xylose D-木糖 B3有机酸 D-Galacturonic Acid D-半乳糖醛酸 B4氨基酸 L-Asparagine L-天冬酰胺酸 C1聚合物 Tween 40 吐温40 C2其他多元醇 I-Erythritol I-赤藻糖醇 C3有机酸 2-Hydroxy Benzoic Acid 2-羟苯甲酸 C4氨基酸 L-Phenylalanine L-苯基丙氨酸 D1聚合物 Tween 80 吐温80 D2其他多元醇 D-Mannitol D-甘露醇 D3有机酸 4-Hydroxy Benzoic Acid 4-羟基苯甲酸 D4氨基酸 L-Serine L-丝氨酸 E1聚合物 a-Cyclodextrin a-环式糊精 E2胺 N-Acetyl-D-Glucosamine N-乙酰基-D-葡萄胺 E3有机酸 y-Hydroxybutyric Acid y-羟基丁酸 E4氨基酸 L-Threonine L-苏氨酸 F1多碳糖 Glycogen 肝糖 F2胺酸 D-Glucosaminic Acid D-葡萄胺酸 F3有机酸 Itaconic Acid 衣康酸 F4氨基酸 Glycyl-L-Glutamic Acid 甘氨酰-L-谷氨酸 G1多碳糖 D-Cellobiose D-纤维二糖 G2其他 Glucose-1-Phosphate 葡萄糖-1-磷酸盐 G3有机酸 a-Ketobutyric Acid a-丁酮酸 G4胺 Phenylethyl-amine 苯乙基胺 H1多碳糖 a-D-Lactose a-D-乳糖 H2多元醇 D,L-a-Glycerol D,L-a-甘油 H3有机酸 D-Malic Acid D-苹果酸 H4胺 Putrescine 腐胺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公式 多样性指数 用途 公式 备注 Shannon指数 评估丰富度和均度 H′=-∑pilnpi) Pi为第i孔的相对吸光值(C-R)与整个平板相对吸光值总和的比率 Shannon均匀度 通过Shannon指数计算出的均度 E= H′/lnS S为颜色变化的孔的数目 Simpson指数 评估某些最常见种的优势度指数 ni是第i孔的相对吸光值(C-R); N是相对吸光值总和;Simpson指数用1/D表示 McIntosh指数 基于群落物种多维空间上的Euclidian距离的多样性指数 同上 McIntosh均匀度 由McIntosh指数计算得出的均匀度 同上 统计  采用SAS/pc统计分析系统(6.04版本)中的Proccluster,ProcPrincomp(factor)程序分别进行聚类、主成份(因子)分析;并采用Biolog系统的Mlclust程序进行聚类分析. BIOLOG GN微平板 BIOLOG GN微平板是一种多底物的96孔ELISA反应平板。除对照孔A1只装有四氮叠茂和一些营养物质外,其余95孔作为反应孔还装有不同的单一碳底物。在进行ELISA反应时,各孔中的微生物利用碳底物,呼吸作用产生NADH,引起四氮叠茂发生氧化还原变色反应用于检测(BIOLOG Inc,1993)。微生物对不同碳底物的利用情况可用反应孔中的颜色变化来表示。通过对孔中颜色变化的光吸收值的测量,可获得较准确的信息。 操作步骤 参照Garland Mills(1991)和杨永华等(2000)的方法,利用BIOLOG GN 微平板来研究不同微生物群落对不同单一碳源利用能力(Sole-Carbon-Sourse Utilization,SCSU)的差异,以获得堆肥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方面的信息。具体步骤如下: a. 加250mL 0.1mol/L磷酸缓冲液(K2HPO4/KH2PO4,pH7.0)于三角瓶中,灭菌;0.85%的NaCl生理盐溶液,灭菌。 b. 称相当于25g烘干重的新鲜堆肥,加入三角瓶中,封口(1:10提取液; c. 摇床振荡1min后,冰浴1min,如此重复3次; d. 静置2min,取上清液3mL于已灭菌的50mL的三角瓶中,加入27mL无菌0.1moL/L磷酸缓冲液,稍加振荡(1:100提取液); e. 重复步骤d, 直至稀释到每毫升稀释液大约3×104~4×104 个微生物; f. 将BIOLOG GN 微平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