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师范学院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汉语言文学2007级2-4班本科B卷).docVIP

绵阳师范学院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汉语言文学2007级2-4班本科B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7—2008学年度第学期 《》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7级) 20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形成于五十年代,繁荣期是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1分);这一流派的旗手是赵树理,主将有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1分)。创作上,有浓郁的地域色彩,清一色的农村题材,并以山西乡村生活为主;紧扣时代发展,在反映“新人”面貌的同时,擅长于“中间人物”的性格刻画;追求通俗性,自觉以农民作为读者对象,风格质朴,常带“土”气等等(1分)。 3、“一本书作家” (4分):这是北京大学洪子诚先生提出的观点(1分),主要是指50——70年代大陆的“中心作家”与“五、四”及以后的多数现代作家经过系统的学校教育(传统私塾或新式学堂甚至留学欧美日本)相比较,大多学历不高,在文学上的准备普遍不足,他们的生活经验主要集中在农村、战争和革命运动的方面(2分),这导致获取必要思想和艺术借鉴的困难,一旦有限的生活资源和情感体验很快耗尽,写作的持续发展便成为难题,于是,“高潮”便是“终结”的“一本书作家”在当代成为普遍现象(1分)。 4、“新辞赋体”(4分):是郭小川1960年代初期在借鉴楚辞汉赋长处的基础上独创的一种新诗体,又称“郭小川体”(1分)。在这类作品中,诗人为了描绘所歌颂的革命风物,充分吸取了楚辞汉赋从容修辞、穷形尽相、尽情抒怀的长处,大量运用铺陈、排比、对偶、重复等修辞手法,在应该大书特书的地方层层烘托、反复咏叹,从各种各样的角度去抒情、壮景、咏志(2分)。从形式上讲,新辞赋体是一种半格律体或称半自由体,每个诗节四行,多用长句格式,每个诗节的单行之间、双行之间两两对称,每行顿数大体整齐,双行押韵。1961年,在《三门峡》中,诗人首次运用了这种新诗体,在写于1962年的《甘蔗林一青纱帐》、《厦门风姿》等诗作中达到成熟(1分)。 5、“伤痕文学”(4分):1977年11月,以刘心武在《人民文学》11月号上发表的短篇小说《班主任》为发端,在1978——1980年间,出现了一大批真实地描写林彪、“四人帮”和极左政治给人民造成深重灾难的短篇小说,这一创作思潮和文学现象后来被人们概括为“伤痕小说”或“伤痕文学”(2分)。它以卢新华处女作《伤痕》(载《文汇报》1978年8月11日)而得名。伤痕小说在情节构置上以人伦关系的破裂作为基本框架,勾勒出一幕幕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人间惨剧,以此控诉“文革”给人们造成的严重的心灵创伤,写出了“文革”对人、对文化的野蛮摧残和残暴蹂躏,体现出思想取向上的浓厚的人道主义色彩,首开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前所未有的人道主义文学潮流,从而激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2分)。 六、问答题评分标准: 观点言之成理、持之有据; 作品、人物形象分析须结合具体的作品内容; 论述有一定创见并有说服力可加1—2分。 1、试述茹志鹃《百合花》清新、俊逸的抒情风格的成因。(8分) 答题要点:这种诗的抒情风格的形成, (1)首先得益于作者独特的取材视角:取材于战争生活而不写战争场面,涉及重大题材而不写重大事件,而是从“侧面”“抒情性”地截取日常生活中的几个“小镜头”、几支“小插曲”,通过“家务事”、“儿女情”来刻写普通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人性之美和人情之美(2分)。 (2)其次,充分发挥第一人称“我”的抒情作用:“我”具有叙事和抒情的双重职能,使作品的叙事成分和抒情成分融为一体而成为“情感化”的叙事。同时,女性视角也是《百合花》引人注目的叙事特色,“我”和新媳妇的“泼辣”,都反衬了小通讯员外表的腼腆淳朴和天真可爱(2分)。 (3)以针脚绵密、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反复渲染,淋漓尽致的展现了质朴、憨厚、纯真的心灵世界,以“借被子”为例进行分析(2分); (4)运用反复、照应的手法,抒写生活的诗情画意,如小通讯员的步枪筒里,先插以树枝,后插以野菊花,前后呼应、相互映照,这就突出和强化了小通讯员的天真烂漫和热爱生活的性格侧面;小通讯员给“我”开饭的两个馒头,也反复出现了两次。当小通讯员牺牲后,“我”的手指又一次触到袋子里这两个干硬的馒头,这就使读者立即回想到小通讯员生前的天真可爱,物在人亡,睹物思人,使人产生无尽的哀思(2分)。 2、以《天山牧歌》为例,试述闻捷对当代新诗发展的贡献(6分) 答题要点:闻捷对当代新诗发展的贡献——拓展了新诗题材的新领域,抒写了劳动人民的新风貌,探索了新诗形式的新风格 (1)拓展了新诗题材的新领域——闻捷的诗歌,主要反映的是新疆各兄弟民族人民新的生活面貌和精神面貌,这个题材内容,在“五四”以后的新诗创作中没有,建国初期的诗坛上也是罕见的,闻捷的《天山牧歌》等诗作,可以说是这个题材领域的“拓荒”之作。(2分) (2)抒写了劳动人民的新风貌——《吐鲁番情歌》和《果子沟山谣》这两个组诗无一例外都是爱情诗,闻捷认为,在我们时代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中,“包含

文档评论(0)

j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