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一附中2005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docVIP

华中师大一附中2005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中师大一附中2005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42分) 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树冠guān ?? 蝙蝠bián?? 札记zhá?? 戛然而止jiá B. 土坯pī????? 檄文xí???? 贮藏zhù?? 含混蕴藉jiè C. 记载zǎi???? 俯瞰kàn??? 憎恶zēng? 早缫而绪cháo D. 付梓xīn???? 兴会xìng?? 剔除tī??? 正身黜恶chù 2.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羞涩? 时弊? 薄荷?? 俯首帖耳? 出神入画 B、衷爱? 脉搏? 红缯?? 锱铢必较? 不可思议 C、取缔? 斟酌? 回溯?? 精美绝伦? 毋庸赘言 D、怄气? 疏朗? 弛骋?? 融会贯通? 惴惴不安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②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_______日本侵华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A.琢磨? 篡改? 简捷 B.捉摸? 窜改? 简捷 C.捉摸? 篡改? 简洁 D.琢磨? 窜改? 简洁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B、有的部门或是人浮于事,或是人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些地方不精兵简政行吗? C、他平时无论在什么场合说话都是咬文嚼字的,这种认真的态度是值得提倡的。 D、每当听到造假者花样翻新、无孔不入的钻营手段和造假危害的报道,都让我们这些消费者叹为观止,瞠目结舌。 5 A.鸟类的迁徙习惯,往往是受到外界各种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 B.现在我们的领导干部的表现是不是都让群众满意了呢?从媒体的报道来看并不是这样。 C.他们认为尽管卫星照片的真实性毋庸置疑,但弗兰克就该现象作出的解释值得商榷。 D.为了确保边远和异地网上录取工作顺利进行,我省加大了投入,积极做好各项硬件配备、软件开发和技术保障。 6、下列语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是 A、读诗,他推崇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称为“诗中极品,千古绝唱。” B、想赢的不能赢,不怕输的反而赢——这是竞赛的辨证法。 C、我们非发明机器不可,切肉的、切菜的、轧面条的、…… D、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要贡献。 12分,每小题3分) 7-10题。 1059)成书以后,福建荔枝也为人所重视。广西和云南也产荔枝,却很少有人说起。 荔枝是亚热带果树,性喜温暖,成都、福州是它生长的北限。汉武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移植到长安,没有栽活,迁怒于养护的人,竟然对他们施以极刑。宋徽宗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徽宗写诗吹嘘说:“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实际上不过当年成熟一次而已。明代文徵明有《新荔篇》诗,说常熟顾氏种活了几株,“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乡亦萌蘖。”但究竟活了多少年,并无下文。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我国幅员广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产。因地制宜,努力发展本地区的特产,是切合实际的做法。盛产荔枝的地区,应该大力发展荔枝的生产。苏轼有诗云:“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但日啖三百颗,究竟能有几人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荔枝生产,应该能够逐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 7、作者运用汉武帝把荔枝移植到长安,没有栽活的事例,其用意是 A、荔枝喜欢在一个地方生长,不能移植到其他地方生长。 B、荔枝是亚热带果树,性喜温暖,有生长的北限。 C、荔枝自古便是权要非常喜欢的一种名贵植物。 D、违背了事物的规律,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8、文章引用苏轼诗作的主要目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借苏轼诗来说明荔枝不仅味道特别鲜美,而且能够让人忘却官场失意的痛苦,唤起对生活的热爱。 B、借苏轼诗来表达他对岭南风物的无限留恋之情,表现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依然达观开朗的性格。 C、 借苏轼诗来说明目前的荔枝生产还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应大力发展荔枝生产。 D、 借苏轼诗来说明罗浮山下、岭南地区自古就重视荔枝的生产,今天应大力发展此地的荔枝生产。 9、第四自然段所表达的观点,正确的一项是 A、努力发展本地区的特产,是切合实际的做法。 B、发展荔枝生产大家不能一哄而上。 C、盛产荔枝的地区,应该大力发展荔枝的生产。 D、发展荔枝生产前景可观。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自然段介绍了我国古代讲荔枝的专著,重点介绍了蔡襄的《荔枝谱》。 B、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看,这四段文字运用了举例、引用、列数据等说明方法。 C、这四段文字引用了大量的古诗文,既增加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又充实了文章的内容。 D、随着科学的高速发展,作者深信荔枝北移在不久的将来完全是可能发生

文档评论(0)

j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