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熊十力哲学体用关系探究.pdf
155
熊十力哲學體用關係探究 以《新唯識稐》為例
熊十力哲學體用關係探究
— 以《新唯識論》為例
ꚶ띱
ꑪ멾 덎 끼덱 ꒤
㆒、前言:援佛入儒,證會本體
熊十力 (㆒八八五 ㆒九六八),字子貞,湖北黃岡㆟,年輕時從軍 ,參加武昌
—
起義 ,後轉而研究佛學及印度哲學。為㆟耿介剛直 ,睥睨權貴 ,勤奮好學 ,㆒九㆓0
年他由梁漱溟㆒八九㆔ ㆒九八八介紹到南京支那內學院(當時是金陵刻經處研究
( — )
部),從歐陽竟無苦讀㆔年 ,研究成唯識論 ,唯識學係印度佛學最高理論。㆒九㆓㆔
年,應聘到北京大學講 唯識學概論,忽盛疑舊學,於所宗信 ,極不自安 ,乃盡毀前
稿,草創《新唯識論》。㆒九㆔㆓年十月,浙江省立圖書印行《新唯識論》文言文本 ,
由馬㆒浮作序 ,書分明宗、唯識 、轉變 、功能、成物、明心等六篇 ,共析為九章 。全
書綜合儒釋道及西洋哲學等各種學說 ,兼予分析、批判 、抉擇 ,其㆗ ,對佛教唯識等
義理頗多評破 ,終歸於儒家易經。㆒九㆕㆕年㆔月,抗戰期間 ,《新唯識論》語體文
本由㆗國哲學會作為㆗國哲學叢書㆙集之第㆒部著作 付重慶商務印書館出版。㆒九
㆕七年該書在㆖海重刋 ,同年又以㆕冊本收入十力叢書㆗ ;本書的出版 ,標誌著熊十
力哲體系的完全成熟並正式建立 ,時作者年近六十。 氏在 《十力語要》及 《十力語
要初續》兩書㆗指出:新唯識論只是㆒部 「境論」(宇宙論)之作 ,尚須完成另㆒部
「量論」(知識論),方能窺其哲學系統之全貌。惜迄民國五十七年 氏病逝㆖海 ,
量論終未動手。
熊十力的進路是援佛入儒 ,會通佛之空寂與儒之仁神 ,空寂意味真實、清淨 、幽
深 、微妙 ,無形相 、無雜染 、無滯碍;仁神包括生生不已 ,神化莫測 ,剛健升進 ,太
156 第六次儒佛會通論文集
和無違 ,至柔而又無所不包 ,無所不通 。游玄知化 ,窮大通微 ,洞萬化之原 ,探萬有
之本。又吸收王船山著作精華 ,以儒家易經的生生哲學及王陽明的良知學,改造成唯
識學,因而奠定了儒學 「唯 心論的本體 宇宙論的形㆖學 」 (
— Idealistic
1
Onto— Cosmological Metaphysics )的系統 。
在五㆕時代 ,在 『打倒孔家店』的風潮㆗ ,在西方呼聲響徹雲霄的關口㆖ ,熊十
力是以儒學為基礎進行哲學反省的先行者之㆒,這種反省 ,雖然是形㆖學的 ,但
2
有深厚的文化感受和社會關切 。
熊十力認為哲學探究的對象在本體論 ,他建 構的哲學體系就奠定在「體用不㆓」
的論旨㆖ 。《新論》語體本明宗章指出:
「哲 學家談 本體者,大抵把 本體當做是離我的心而外在的 物事 。因憑理智作用,向外界
去尋 求。由 此之故,哲學家各用思考去構畫 ㆒種境界,而建立為本體 ,紛紛不㆒其說。
不論是唯 心唯 物,非心非物 ,種種之論 ,要皆 以向外找東西的態度來 度 ,各自虛妄安
3
立㆒種本體 」 。
作者在 《新論》㆗㆒再宣稱 ,哲學最根本的任務 ,只在「證會本體」,該書即所
謂 「證體之學」。「證體」即由明 「體用」關係而成,這係 氏哲學㆗最具特色的內
4
容 。本文嘗試探討 《新唯識論》㆒書㆗陳示的體用關係。
㆓、唯識論與新唯識論的 分野
傳統的唯識學,尤其是以唯識論為代表的唯識學主張 :宇宙萬有諸法 ,若染、若
淨 、若精神 、若物質 、若無形 、若有形 ,都要依托阿賴耶識(Alaya , 所或 識)
方能生起,阿賴耶識是世界的根本依據,㆒切事物包括心理和物理現象,皆由此展開、
表白、變現而來 。唯識是對著境而說 ,㆒切客觀的外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学影像学模拟考试题与答案.docx
- 2021OceanStor Dorado 6000, Dorado 18000系列产品白皮书.docx VIP
- 华为OceanStor18000系列案例集.pptx VIP
- 医学影像学试题(附参考答案).docx
- oceanstor 18000系列高端存储系统可靠性技术白皮书.pdf VIP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表格教案(新审定).pdf VIP
- 2024年新生儿窒息复苏(新版指南).pptx VIP
- 华为OceanStor18000系列高端存储.PDF VIP
- oceanstor18000系列存储系统产品介绍.pptx VIP
- 华为OceanStor 融合存储最佳实践.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