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水体原位复合生态净化技术研究.pdfVIP

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水体原位复合生态净化技术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水体原位复合生态净化技术研究.pdf

《渔业现代化》2012年第39卷第3期 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水体原位复合生态净化技术研究 安 阳1,曾国权2,陈雪初1,陈琛2,何圣兵1,谢起浪2 (1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240;2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浙江温州325000) 摘要:氨氮和悬浮物质过高、溶解氧过低,以及频繁换水带来的外排废水的污染是在凡纳滨对虾(“毗Mw ∞,md,M£)养殖时经常遇到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由扬水造流设备、生物挂膜填料、沉淀斜管等构成 的原位复合生态净化技术,在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中开展中试研究。试验结果显示.该技术对水质改善较为 明显,养殖凡纳滨对虾18d后,与对照塘相比。试验塘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平均相对去除率分 别为41.2%、70.O%和66.4%,悬浮物质平均相对去除率为38.6%.溶解氧在傍晚18:00与凌晨4:00分别 增加13.8%和39.0%。这表明原位复合生态净化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凡纳滨对虾养殖水体水质。 关键词:原住复合生态净化技术;凡纳滨对虾养殖;扬水造流设备;水质净化 doi:lO.3969/j.i88n.100r7-9580.2012.03.006 中图分类号:s969.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007-9580(2012)03J028JD6 凡纳滨对虾(“£open删础m肌口眦i)是我国沿减少占地、降低成本。本研究提出一种将扬水造 海地区重要的海水养殖品种,但是水体水质管理 流设备、生物挂膜填料、沉淀斜管有机组合形成的 一直是养殖过程中的难点。主要表现为高氨 水质原位复合生态净化技术,为解决对虾养殖中 氮…、高悬浮物BJ、低溶解氧¨…,以及环境污 的高氨氮、高悬浮物、低溶解氧等水质问题开展了 染∞“。现阶段国内对虾养殖方式仍以粗放型的 中试规模的试验研究。 养殖经营模式为主,缺少科学的养殖水体水质管 1材料与方法 理方式。相比传统养殖方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 方式用工艺化手段控制池内水质及生态环境,为 1.1 原位复合生态净化系统介绍 对虾提供最佳生长环境,且养殖用水循环使用大 水体原位复合生态净化系统由扬水造流设 大减少了用水量及排放废水的污染问题,因此被 备、生物挂膜填料、沉淀斜管等3部分构成。扬水 认为是对虾养殖的重要发展方向。典型的海水对 造流设备(图1)直径20cm、高60cm,主要由一 虾循环水养殖模式:有美国德州跑道式对虾养殖 个具有特殊的闭合装置的气室和提升筒组成。闭 系统、台南室内自动化循环水养虾系统、美国佛罗 合装置能够将气泵泵入的空气封闭在气室内,当 里达三阶段养殖系统和美国夏威夷基于微藻的循 气室内空气较多时,闭合装置打开,待气室内空气 环水对虾养殖系统等川。另外,管崇武等¨1、沈 全部溢出以后闭合装置再次关闭,开始一个新的 乃峰等归]、臧维玲等¨训也进行了对虾养殖用水的 循环。气室中溢出的气体在提升筒内形成一个加 循环处理试验。但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方式往 速上升的气弹,气弹在上升同时也带动筒内水体 往需要生物滤池、沉淀池、充氧装置等成套异位设 上升,从而将底部水体提升到表层,造成扬水造流 施,占地较多,若能在实施异位处理的同时,开发 区水体的较为强烈的垂直混合,并促进自然复氧 养殖塘内水体的自然复氧及水质净化潜力,将可 过程¨‘12J。生物挂膜填料采用直径150n衄、长1 收稿日期:2012J04.1l修回日期:加12_016脱 基金项目: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NcET.11.0320);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作者简介:安阳(1988一),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水体富营养化研究。E-mil:dⅢon883@自tu.edu.cn 通讯作者:陈雪初(1980一),男,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富营养化及藻类水华发生机制与控制对策、受污染水体生态修复和监测技术研究。 E—mail:cxc鲫ow@163.com 万方数据 《渔业现代化》2012年第39卷第3期 m的弹性立体填料,该填料将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