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采末病发病机制与治疗药物研究进展.pdfVIP

阿尔采末病发病机制与治疗药物研究进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New Clin ·641·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ChinJ Drugs Rem),2006年9月,第25卷第9期 专题寄语 据全国老年工作委员会最新公布的数据表明,2004年我国老龄人口1.42亿,约占人口总数的 11%。联合国人口基金会驻华代表Siri 据统计老年人痴呆患病率约占老年人的10%左右,其中一半为阿尔采末病(Alzheimer’Sdisease,昔名阿 尔茨海默病),全世界患病人数高达2 15%一20%。老年性痴呆及其他老年性疾病已是社会和家庭的沉重负担,已不仅是一个重大的医学问 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衰老是人类无奈的等待,老年人处于“弱势”状态,关注老人,爱护他们就 是爱护明天的自己。9月21日是世界老年性痴呆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痴呆,刻不容缓”。 至今,治疗阿尔采末病仍无良策,但掌握早期症状的识别,早就医早治疗,能改善症状,延缓病情 的发展。随着直接针对阿尔采末病的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开展,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正逐渐成为可能。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lj通过征文和组稿推出了一期“阿尔采末病和相关疾病专题”,旨在向读者介绍 阿尔采末病发病机制、病理模型、影像诊断、实验室研究和治疗药物等最新进展及一些医院临床研究情 况,以开阔读者的视野,并希望得到各方面的重视,进一步开展阿尔采末病及相关老年性疾病的研究, 为广大老年人群造福。 [文章编号]1007—7669(2006)09—0641—08 阿尔采末病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梁妍琦,黄霄天,唐希灿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203) [关键词] 阿尔采末病;衰老斑;神经原纤维缠结;神经元缺失变烂 [摘要] 阿尔采末病是一种进行性记忆和认知功能损伤为特征的多病因机制介导的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 其主要病理特征为脑内老年斑沉积、神经纤维缠结以及神经元缺失变性。研究发现氧化应激,炎症反应, 雌激素缺失,胆固醇代谢异常,基因突变及单胺能、谷氨酸及神经肽能神经递质功能缺损等多个环节参 与其发病,针对以上各环节开展的药物治疗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 [中图分类号]R749.16;R971.4[文献标识码]A Advancesinstudiesof and treatmentofAlzheimer7Sdisease pathogenesisdrug LIANG Xi—can Xiao—tian,TANG Yan—qi,HUANG Institute (State ofMateriaMedica,ChineseAcademyofSciences, KeyLaboratoryofDrugResearch,Shanghai SHANGHAI201203,C九ina) Alzheimer loss disease;senile [KEYWORDS] plaques;neurofibrillarytangles;neuronal Alzheimer7Sdisease isa and [ABSTRACT] (AD) multipathogeneticneurodegenerative 2006-06-09 2006—08—01 【收稿日期】 【接受日期】 【作者简介】 梁妍琦(1972一),女,陕西西安人,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神经药理研究。 【联系人】唐希灿。Phn:86-21-5492-0510。E—mail:xctang@mail.shcne.ae.cn ·642· New Clin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ChinJ Drugs Rem),2006年9月,第25卷第9期 characterized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