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一调考试
高二年级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5分)
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55分。)
某中学历史课题小组就“中国早期政治制度”这一课题展开了激烈讨论: 甲同学:从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中可以体现出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一个明显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 乙同学:儒家经典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和完成设计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练,从实质上讲体现的是宗法制 丙同学: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早期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 丁同学: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进步 A.乙丙对,甲丁错 B.甲丙对,乙丁错 C.甲乙错,丙丁对 D.乙对,甲丙丁全错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理解正确的是A.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B.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奥地利著名的经济学家熊彼得提出“领地国家”和“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一个是自己领地上的收入,一个是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无权对诸侯领地直接征税,根据这一定义,中国古代王朝中属于“领地国家”是A.西周 B.秦朝 C.唐朝 D.清朝
《荀子·君道》写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A.推行郡县制度,加强地方控制 B.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C.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D.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十三经注疏》中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文中把“不娶无子”列为最大的不孝的原因A.世袭制 B.分封制C.宗法制 D.礼乐制度马克斯·韦伯说:“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因而使得他们无法联合起来形成封建官吏贵族。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这一制度A.世官制度 B.察举制度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度唐朝时刘晏长期掌管国家财政大权,为官廉洁,被称为“工于谋国而拙于谋身的一代良相”。据此判断刘晏供职的部门应该A.尚书省 B.中书省C.门下省 D.中书门下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元史·奸臣传》A.向各省宣达政令B.负责中央官员选拔C.管理佛教事务和吐蕃地区D.掌管蒙古兵马征发A.建立中朝 B.设置十三部刺史 C.实行察举制 D.独尊儒术
《旧唐书》记载:“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该材料反映的是: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C.D.据记载,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一律杀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劫,重则可能有杀身之祸。我们对这段记载的正确认识应该A.不符合史实,有杜撰嫌疑B.中外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C.西方传教士诬蔑诽谤义和团 D.外来宗教冲击了小农生产者近代中国人慨叹:“泰西公法,于平等之国设领事官,不过保护其民之商务,如有词讼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惟于中国、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这种现象A.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开始出现 B.客观上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C.说明中国政府丧失了官吏任免权 D.反映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已不完整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其中最能体现列强“以华制华”策略的条约应该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938年7月召开了第一届国民参政会,林伯渠、吴玉章、董必武等人受中共的委派参加了会议。并在会上发布宣言称:否认国民政府,就是否认中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