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超实用的微距摄影心得.doc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超实用的微距摄影心得

关于微距摄影 一、为什么要拍微距——兼前言 用我在坛子里微距专集的前言作为开场白吧。 我喜欢自然摄影,尤其是微距,大概因为我是学昆虫的吧。在我的眼中自然是美的,不仅仅美在那些让人眩目的壮丽景观,更体现在这些细小的生命中。也许很多人不喜欢昆虫,甚至厌恶它们,可我认为它们很美。当你停下脚步,细心观察身边的这些几近完美的生物时,你会惊异于天工的造化:那些粗笨的蛾翅原来是由千万片形状各异的精巧鳞片组成的,不同的颜色、巧妙的排列构成了特异的花纹,而这些花纹竟然在它们的生存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这个时候你一定会想:是什么力量创造了这个神奇的生命呢?你可能偶尔在清晨发现了草丛中满身露珠的蜻蜓,朝霞在水珠上的折射,加上昆虫身体上的金属光泽,这种美丽你如何能在人为的雕塑上找到呢? 。。。。。。每当我处身野外,我都陶醉在这些自然界的伟大作品之中。很可惜的是,城市的居民没有这个福气,也没有这个耐心,他们早已被都市的喧嚣麻木了神经。你会留意从身边划过的蝴蝶吗?你能准确地说出后院种植的花草名称吗?我试图和大家分享这份快乐,也希望能够引起城市人对身边这些微小美丽的关注。希望以后不要在媒体里读到类似于“我发现了人面蜘蛛”或者是“战斗机形状的蛾子”这类有些大惊小怪又很可怜的标题。自然是美丽的,美得让人心醉。 二、器材 既然是为器材论坛写的帖子,从器材谈起再合适不过了。我仅在器材部分讨论Nikon系统,对于其它品牌我知之甚少。对于器材的评论是我在实际拍摄中体会到的,我的出发点是微距摄影,肯定会有部分内容不适合于其它摄影范畴。我的体会肯定也会有不恰当的地方,我愿意和大家就技术本身进行讨论。 1、机身 机身对于微距成像质量的影响很小,但与拍摄的操作性和便利性直接相关。以我个人体会,将机身各项功能在微距摄影中的重要性排个顺序: (1)支持TTL测光 除非是全手动时代的老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TTL测光是我们成功拍摄的有力保障。即使对于老手,当在微距摄影中使用接圈、增倍镜、闪光灯这些常用的附件时,随之而来的复杂计算也足够让他们头疼。而TTL测光巧妙地解决了这些困难。 (2)支持TTL闪光测光,最高闪光同步速度在1/125秒以上,1/250秒以上最佳; 首先说明:我之所以把闪光功能放在前面是因为我认为闪光对于微距摄影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不象我一样在微距摄影中大量使用闪光灯,你可以不必理会这一条。 我认为微距摄影中有必要使用闪光的理由是:在比较大的放大倍率下,自然光量大幅减少,因为镜头内部的延伸筒或者外接的延伸设备减少了到达底片的光量。使用单一的自然光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使用比较慢的快门速度,而这种速度无法“凝固”活动的主体。如果你的拍摄主体恰巧是昆虫,那么你一定需要闪光灯。除了上述理由之外,闪光灯的方向以及光量可以人为控制,并且具有比较高的色彩保护度,所以在微距摄影中得到了大量的使用。 使用闪光灯时,没有TTL闪光测光功能是可行的,但肯定是痛苦的,起码受到很大的局限。没有TTL就必须根据闪光灯的指数、光圈以及灯-物之间的距离进行计算。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比如被摄物是活动的)是不允许精确测量距离和进行数学换算的。确实曾经有人随身携带皮尺或者制作了专用的闪光距离刻度尺,但是无论哪种方法都与便捷不沾边儿。毫无疑问,TTL闪光测光功能的出现使微距摄影变成了一件轻松并且充满娱乐的事情。关于TTL闪光测光的原理请参阅论坛中精彩的长贴:从尼康、佳能最新闪光测光系统的比较看闪光测光技术的发展。 相信上面关于闪光同步速度的论点一定会引起争论。同TTL技术类似:低于1/125秒的同步速度同样可以进行拍摄,完全可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但是更快的同步速度提供了更高的创作灵活性: A、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凝固”活动主体,同时不会产生“鬼影”; “鬼影”就是自然光曝光过量留下的成像,如果主体是运动的,则照片上会出现两个主体:一个来自闪光、一个来自自然光。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比较明亮的自然光下。减少“鬼影”的方法有两个:使用低感光度的胶片、使用高速快门。后者需要相应的闪光同步速度。 B、更加灵活地控制自然光与人造光的光比 单纯使用自然光对于前景/背景的光比控制比较有限,为了获得比较暗的背景来突出主体,就必须因地制宜地控制拍摄角度(比如对着树荫)或使用人造背景,这样做的后果不是限制了拍摄的自由度就是增加了拍摄的难度。在一般情况下,我是排斥使用人造背景的方法的,因为这违背了我拍摄自然物的初衷,我认为自然状态下的生命及其环境才是美的。如果可以使用人造背景,那么把它们移到室内照行不行呢?人工养殖出来拍行不行呢?这是一个如何看待自然生命的问题,我在后面还会提到。 相反,配合闪光灯的使用,可以用人造光及自然光控制前景,自然光控制背景。背景的曝光值从正常曝光到很暗、甚至全黑都可以实现,如例一中一系列芫菁的照片所示。 例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ni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