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干流区径流变化规律及其预测的研究.pdf

长江上游干流区径流变化规律及其预测的研究.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长江上游干流区径流变化规律及预测研究 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 博士研究生:黄胜 指导教师:梁, 摘 要 长江上游流域东临湖北、湖南两省,南靠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老挝、越南两 国,西连青藏高原并与缅甸接壤,北与陕西、甘肃、青海三省毗邻,幅员辽阔、 跨越多种自然地理环境,受来自不同气候带的影响,流域内气象万千,水文现 象错综复杂。由于对流域水文过程认识程度的局限和所持有的影响水文过程资 料的限制,至今还难以完全用数学物理方法确切地描述其中每一个过程。以前 主要基于单个水文站或用传统研究方法和手段对流域径流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 和预测,该方法目前面临着许多无法妥善处理的困难,为了冲破这种困境,需 要不断的引入新的理论和方法,同时需要将不同的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对流 域整体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分析及预测新理论,即混沌理论、小波理论、 人工神经网络理论、近似熵复杂性理论,并结合传统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利用4 个代表站100多年的径流资料,对长江上游于流区径流长期变化的重要特性如: 周期性、相关性、混沌性、复杂性和突变性进行分析研究;对近似熵复杂性分 析中小波消噪的域值选取规则和消噪小波函数的选取方法进行了探讨;对太阳 黑子数与长江上游干流区年径流时序相关性进行多尺度分析;对太阳黑子数引 入径流预测模型后模型预测效果的变化进行了比较:根据干流区径流变化特性 建立相应的年径流降尺度模型和径流预测模型,通过不同模型的比较,寻求适 合于长江上游干流区径流降尺度和预测的模型;基于神经网络的特点,根据年 径流长期变化的主周期,对未来15年长江上游径流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 为今后长江上游水资源管理的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以及公众提供未来径流变 化的背景。概括起来,本次研究和预测分析取得以下主要成果: 1)对于整个长江上游干流区而言,7~9月是主汛期,l~3月是主枯季; 下游的汛期早于上游:年径流的变化趋势主要受汛期径流变化的影响;年径流 近来出现一种微弱下降趋势。 2)各代表站的年(月)径流具有混沌特性。从各站径流时间序列的嵌入维数 和饱和关联维数的对比可以得出:对于千流区,由于受支流来水逐步加入、沿 途降雨和水库调节的影响,从上游到下游,径流序列的复杂性逐渐增大。 3)从近似熵的角度来看,径流序列复杂性整体表现为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增 加;同一水文站原始径流序列的复杂性高于小波消噪后序列的复杂性;干流区 径流量的复杂性呈现一个整体的减少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不同的消噪阈值选 取原则对径流序列近似熵的计算没有根本性的影响,但不同消噪小波函数对径 流序列近似熵的计算有较大的影响。 4)年平均径流在长期的变化中主要存在32年左右的长周期变化,它们主导 者年平均径流长期变化的特性。同时,研究也显示出年平均径流存在15年左右 的年代周期变化、8年和3年的年际周期变化特点。从各个站年平均径流变化 的主周期来看,屏山站在2004年后处于枯水期,寸滩站在2003年后处于丰水 期,万县站在1987年后处于枯水期,宜昌站在2000年后处于丰水期。不同尺 度下年径流波动变化不同,如何看待其年径流的演变规律,与分析使用的时间 尺度有紧密联系,从而也要求应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下对未来作趋势分析预测。 5)屏山站在在长期的变化中,序列自身不存在相关性;而寸滩站和宜昌站 的序列自身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屏山站、寸滩站和宜昌站的年径流时闻序列在 长期的变化中,存在有一定的互相关性.对于不同的时间尺度而言,3个站相 互之间存在着或正或负或独立的关系,其中正相关占主导地位;各个站在多尺 度下的互相关性比原始序列的要好;随着尺度的增大,3个站相互之间在t时 刻的相关系数逐渐增大,但过了3个站年径流变化的主周期(a-17)以后,随 着尺度的增大,t时刻的相关系数开始减少;随着时移的增加,3个站相互之间 的相关性减弱或出现较大负相关;就年际时间尺度而言,3个站在其径流变化 的主周期(a9)相互之间的互相关系数最大,就年代际的时间尺度而言,3个 一‘站在太阳黑子变化

文档评论(0)

liyb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