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改善儿童健康成长的专家共识
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改善儿童健康成长的专家共识
营养是维持儿童基本新陈代谢,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营养素摄入过多或不足,均会导致营养失衡与营养缺乏,至今仍是引起发展中国家儿童发病与死亡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营养不良包括能量-蛋白质缺乏性营养不良(如:消瘦和恶性营养不良)和微量营养素缺乏(如矿物质和维生素缺乏等),两者间具有一定的重叠性,且一种微量营养素的缺乏也可伴有其他几种微量营养素的缺乏。
儿童营养缺乏的病因
长期营养素摄入不足:如单纯用粥、米糊、奶糕等喂养,忽视蛋白质与脂肪的补充,导致食物中蛋白质和热量不足。
疾病的影响:如小儿腹泻、反复呼吸道感染、肺炎、麻疹、消化道畸形、寄生虫、长期发热等,由于疾病造成长期进食不足或消化吸收障碍,以及代谢消耗过多等,都可发生营养缺乏。
儿童营养缺乏的并发症:
水电解质紊乱。
营养性贫血,因缺乏造血原料,如蛋白质、铁、维生素B12等,而造成营养性贫血。
维生素缺乏症,常见维生素A、D、B族、C等缺乏。
感染,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容易继发上呼吸道感染、鹅口疮、肺炎、结核、中耳炎、泌尿系感染、败血症、婴儿腹泻等。
低血糖,可发生白发性低血糖。
1. 维生素和矿物质与儿童营养相关的流行病学
1.1 儿童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营养状况
据2000-2002年全球发展中国家调查,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约为31%,生长迟缓率约为38%。在中国,由于食物的丰富和膳食质量的提高,儿童能量-蛋白质缺乏引起的营养不良患病率大幅度下降。
根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为7.8%,生长迟缓率为14.3%,与1992年相比分别下降了56.7%和55.2%。2006年赵丽云等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低体重率和生长迟缓率与《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调查结果相比,分别下降了24%和31%。
但是,《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指出我国儿童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维生素缺乏和钙不足的问题。
2000年郭俊生等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6-8岁儿童血清维生素A不足者达56%-63%;维生素B1不足者达26%;维生素B2不足者达45%;血红蛋白和维生素C低于正常值者分别达18%和15%-17%。
2006年祝海燕等的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市5个托儿所561名学龄前儿童蛋白质和能量的摄入均已达到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RNI)标准(分别为93.1%和108.8%),但是钙和维生素A、C的摄入量明显不足。
2008年赵丽云等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为9.1%,边缘缺乏率为41.8%。与《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中指出的3-12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为9.3%,边缘缺乏率为45.1%的结果基本一致。
1.2 维生素和矿物质在儿童健康成长中的作用机制
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儿童营养不良常伴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缺乏和不足,其中维生素A、B1、B2、B6、B12、C、D、叶酸缺乏和钙不足等较为常见。维生素矿物质缺乏和不足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尤其是智力、体格、免疫水平和注意力等会造成不良影响。这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儿童生长发育的作用机制如下。
1.2.1 维生素A
促进生长,维持黏膜上皮细胞完整性,促进骨骼、牙齿发育和免疫力,以及形成视网膜内视紫质及视紫蓝质,适应暗视力。
1.2.2 维生素B1
各种氧化脱羧酶系统的辅酶,在糖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特别对心肌和神经功能影响大。
1.2.3 维生素B2
形成黄素蛋白类辅酶的组成部分,参与体内糖类、脂类、氨基酸代谢中氢离子转换及细胞呼吸作用。
1.2.4 维生素B6
有吡多醇、吡多醛和吡多胺3种活性形式,经磷酸化后转变为辅酶,作用于脱羧酶、转氨酶及脱硫酶等,在蛋白质脂肪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1.2.5 维生素B12
与胃中内因子结合而吸收,促进叶酸的利用,参与核酸、卟啉和嘌呤的合成,促进红细胞发育成熟,对造血和神经组织的代谢有重要作用。
1.2.6 维生素C
参与组织氧化还原反应,促进结缔组织成熟及胶原形成,维持其完整性,促进铁的吸收及叶酸代谢,参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及神经递质的合成。
1.2.7 烟酸
体内脱氢酶的辅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过程,维持皮肤、黏膜和神经组织健全。
1.2.8 泛酸
在脂肪酸的合成与降解,类固醇激素、维生素A、D和血红素A合成等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三羧酸循环与氧化供能、膜磷脂合成、氨基酸氧化降解、维生素B12合成等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1.2.9 叶酸
其活性形式四氢叶酸为一碳基团的辅酶,参与卟啉嘧啶、核蛋白及甲基的代谢,为合成核酸的原料,有促进骨骼造血作用。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