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FW焊缝组织结构对强韧性的影响崔延.docVIP

HFW焊缝组织结构对强韧性的影响崔延.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HFW焊缝组织结构对强韧性的影响崔延

摘要:以X60级HFW焊管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焊接区域的显微组织特点;通过测量焊接区域结构参数与力学性能,提出焊接工艺应当保证焊缝熔合线宽度控制在0.05~0.2 mm内。在820℃,870℃和980℃正火后,焊接区域组织粗大,冲击韧性偏低;920℃左右正火后焊缝区域组织细化,力学性能大大提升,通过对比发现在900~930℃的温度区间下进行正火可使HFW焊管焊接区域的组织与力学性能均达到最好。 0 前言 HFW焊管具有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外型美观等优点,作为石油开采中的套管及油管、石油天然气输送管和配气管等被广泛使用。国内引进HFW焊管生产技术较早,但在消化吸收与创新等方面还有不足,生产过程中存在质量控制标准不明确、焊缝强度与冲击韧性偏低、耐腐蚀性能不稳定等问题,致使其在国内长输管线上的使用受到了限制。HFW焊管的焊缝和热影响区是整个焊管的薄弱环节和危险区域,其强韧性决定了整个焊管的强韧性。 通过对HFW焊管焊缝及热影响区强韧性的专题研究,一方面可以清楚制约焊缝及热影响区强韧性的因素,从理论上提出改善办法;另一方面可以更加明确制管工艺与产品性能之间的关系,既能在生产过程中更好实现质量控制,还能在焊管的服役过程中实现风险规避和充分利用。 1 试验材料本试验选用的HFW焊管为X60钢级,直径508 mm,壁厚9.5 mm,其化学成分见表1,力学性能见表2。 从样管上截取图1所示的部分,用来加工试验过程中所需试样,包括板状拉伸试样、V形缺口冲击试样以及金相试样等。 试样在马弗炉中进行正火,以模拟生产线上的热处理过程;拉伸试验在INSTRON 1341电液伺服拉伸试验机上进行;显微组织分析在XJP-6A金相显微镜上进行。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2.1 母材、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显微组织图2为母材、焊缝及热影响区的金相显微组织。 X60钢的w(C)=0.08%,是少珠光体的微合金控轧钢,组织为极少数量的珠光体与占绝对多数量的铁素体。由于在冶炼和轧制过程中采用微合金化与控轧控冷,所以晶粒细小均匀,并伴有一定的带状组织。从图2(a)可以看出母材的显微组织主要是等轴细小的多边形铁素体,并伴有少许珠光体,晶粒度为11.5级。焊缝熔合线组织粗大,以相互交错的针状铁素体为主,其晶粒比母材和热影响区都大很多,晶粒度为10级,如图2(b)所示。 而对于热影响区而言,不同位置的晶粒度是有差异的,靠近熔合线的部位,晶粒稍显粗大,如图2(c)所示,但仍小于焊缝熔合线晶粒尺寸;在离熔合线较远的部位,晶粒越来越细,接近母材组织,甚至在腰鼓形边缘部位观察到的晶粒尺寸小于母材,如图2(d)所示。高频电阻焊的焊接升温很快,焊缝熔合部位处于过热状态,晶粒极易变大,并且温度越高奥氏体晶粒长的越快,越趋于形成粗大的奥氏体晶粒。从焊缝到母材方向,热影响区可以划分成为粗晶区、正火区、不完全正火区和回火区[1],热影响区的晶粒尺寸沿此方向先增大后逐渐变小。 2.2焊接区域结构参数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 HFW焊管焊接区域的结构参数主要包括腰鼓形、熔合线、金属流线和中心距,如图3所示[2]。 对加工好的冲击试样和拉伸试样进行结构参数的测量,并与强韧性试验结果对照,结果见表3。 从表3可知抗拉强度比较低的试样为L03,L05和L08,其中L03和L08表现出强度和韧性都较差的特点。对于L08而言,熔合线宽度达到0.39 mm,为试样中最宽的,可能是焊接过程加热时间太长而致,这会导致氧化物夹杂聚集,成为裂纹源。 熔合线过宽或过窄都会使得焊缝性能下降。当熔合线太宽时,表明焊接过程中加热时间太长(即焊接速度太慢)或焊接线热量太高,致使焊缝严重脱碳,组织粗大;另一方面,也会伴随氧化物杂质的聚集,可能成为焊缝开裂的裂纹源,这对其性能极为不利。当熔合线较窄时(低于0.05mm),表明焊接时挤压力过大或线能量不足,同时伴随着金属流线角很大。熔合线较窄时,线能量不足导致的低温焊接会使金属结合强度大受影响,脆性显著增加,焊缝强度也比较低,这种情况应尽量避免。 目前,对熔合线宽窄度的控制,世界各国还没有统一规定,一般为企业的内控标准。譬如,日本新日铁规定熔合线宽度为0.02~0.2mm,日本川崎为0.07~0.13mm,德国规定为0.02~0.12mm,韩国PSP公司则要求控制在0.05~0.3mm。我国焊管行业曾有人认为,将熔合线宽度控制在0.02~0.11 mm最合适[3]。 严格控制熔合线宽度对于焊接质量尤为重要。结合前文测试数据以及文献中的介绍,建议熔合线宽度(特指几何中心线处的宽度值fn)在0.05~0.2 mm之间比较合适,内外壁熔合线宽度(fi与fo)以0.25~0.4 mm之间为佳。至于金属流线夹角,以在50°~65°之间

文档评论(0)

wanni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