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墨家思想对中国侠义精神的影响
2005 年第 5 期 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No 5 2005
总第 2 17 期 Journal of Nort heast Normal University ( Philosop hy and Social Sciences) Sum No 2 17
墨家思想对中国“侠义”精神的影响
薛 柏 成
( 吉林师范大学 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吉林 四平 136000)
[摘 要] “侠”不出于或归属于墨家 ,墨家的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的“侠义”精神 。在下层民间伦理
中 ,小生产劳动者吸纳了墨家思想中的适用成分 , 以此为价值选择 ,并影响其行为方式 。近代以来 ,墨侠遗风
和革命精神相结合 ,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一定历史影响 。
[ 关键词] 墨家思想 ;游侠 ;“侠义”精神
( )
[ 中图分类号] K 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 1 - 620 1 2005 05 - 0 115 - 06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侠义”精神 ,分个体的行侠仗义及群体的侠义行为 ,多存在于民间。墨家思想中
的“兼相爱 , 自苦以为义”、仗义而为 、为了“天下”及“万民”的利益而赴汤蹈火 , 以及“兴天下之利 ,除天下
之害”等内容深深影响了中国历代的“侠义”精神 ,换句话说 , 中国古代“侠义”精神的源头之一是墨家的
“侠义”思想 。中国的民间社党“济世除暴”“四海之内皆兄弟”等侠义精神 ,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墨家精神
的某些缩影 ,其精神源头莫不与墨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 。
一
关于“侠”是否归属于或出于墨家这一点 ,按司马迁《史记 ·游侠列传》“闾巷之侠 ,儒 、墨皆排摈不载”
的记载 ,“侠”是不归属于或出于墨家的 ,这是很明确的 ,但学术界却存在很多争议 ,故我们认为要探讨墨
家思想对中国的“侠义”精神的影响这一论题 ,有必要对这个问题加以讨论 。目前学界有几种不同的看
法 :
一是游侠源于墨家 ,这种说法最先由晚清学者陈沣提出:“墨子之学 , 以死为能 ,战国时俟烈之风 ,盖
[ 1 ] [2 ]
出于此 。” 康有为认为 : “侠即墨也 。孔 、墨则举姓 ,儒 、侠则举教名 ,其实一也 。” 梁启超更发挥说 :
“先秦书多儒墨对举 ,汉人亦以儒侠对举 ,史记所谓 ‘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是也 。墨氏之教 , ‘损己
而益所为’。‘为身之所恶以成人之所急 。’《淮南子》谓 ‘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 , 皆可使赴火蹈刃 ,死不旋
踵 。’《陆贾 ·新语》谓 : ‘墨子之门多勇士 。’然则战国末年以逮汉初 ,其游侠传中人物 , 皆谓之 ‘别墨’可
[3 ]
也 。” 梁启超曾将墨家学派分为兼爱、游侠 、名理三个分支 ,对于其游侠精神 ,梁启超评道 : “凡兼爱者
必恶公敌 ,除害马 ,乃所以爱马也 。故墨学衍为游侠之风 。楚之攻宋 ,墨子之徒赴其死者七十二人 , 皆非
[3 ]
有所为而为也 ,殉其主义而已。自战国以至汉初 ,此派极盛 ,朱家 、郭解之流 ,实皆墨徒也” ; 谭嗣同
《仁学》提出 ,侠产生于墨家之中 ,“墨有两派 :一曰 ‘任侠’,吾所谓仁也”,另一派“格致”, 即是他所说的
“学”;鲁迅先生也说 :“孔子之徒为儒 ,墨子之徒为侠 。……惟侠老实 ,所以墨者的末流 ,至于以‘死’为终
[ 收稿 日期] 2005 - 06 - 25
( )
[ 基金项 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