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层大气中重力波饱和机制的数值分析.pdf

中层大气中重力波饱和机制的数值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层大气中重力波饱和机制的数值分析.pdf

第44卷第4期 地球物理学报 v01.44.No4 2。01年7月 CHINESE JouRNALoF I GEoPFrYSfCS JUy,200 【文章编号]0001—573312001)040454—07 【中田分类号】P401 中层大气中重力波饱和机制的数值分析 张绍东 易 帆 王敬芳 熊东辉 (武汉大学无线电科学技术系.武汉430072) [搏要】通过对向上传播的重力渡渡包在中层大气中的非线性传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讨 论中层大气中重力波的饱和机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向上传播的重力波渡包的扰动振幅在 接近波包的本征水平相速度之前随高度单调增长,而当渡振幅接近本征水平相速度时,在对 流不稳定区域出现等位温面的翻转,届时波振幅的增长达到饱和(渡振幅随赢度不发生变 化)小尺度对流在等位温面的翻转和渡饱和发生后产生,随后波包开始破碎,这些非线性过 程的最终结果产生湍流表明导致重力波饱和的关键因素是等位温面的翻转而不是诸如波 破碎湍流、渡一流相互作用荨其他的一些物理过程. [关t词】重力波,饱和,等位温面,翻转 1 引 言 大量的理论研究“11表明重力波在中层大气的传播会将能量和动量从低层大气传输 到高层大气,导致大气不同层区之间的耦合.由于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指数下降,向上传 播的重力波的振幅将随高度的增加而指数增加,但是这个振幅的增长过程不会无限制地 发展下去.1969年,odanskj和Bryan”1基于线性重力披的理论,指出重力波的本征水平 相速度”。是重力波水平扰动振幅增长的阈值,当波振幅接近这个阈值时,渡振幅的增长 停止并达到饱和. 由对流层激发的重力波向上传播到中层后,波振幅将变得很大,从而导致波饱和、破 碎、湍流等非线性现象的产生,强烈影响着中层大气的暂态结构“1.现在人们已经普遍认 识到重力波饱和对中层大气的温场和环流结构起着重要作用.但有关重力波的主要饱和 限制机制仍然存在很大分歧.在过去的30多年中,各国学者为了探明波振幅的限制机制 提出了许多重力波饱和理论,如波导致的湍流理论…,对流不稳定性理论”1,剪切不稳定 性理论”1,波一渡相互作用”’”和暂态理论““.虽然这些理论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提出 了几种可能的重力波振幅限制机制,但是它们中大部分本质上是建立在线性重力波理论 的基础上的,忽略了重力波饱和是一个强的非线性现象这一事实;而另一些试图从非线性 效应中找寻重力波饱和机制的理论却未能提供充分和普遍的证据来证明他们提出的机制 是否在波饱和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收藕日期]2000—06—19收到,2001—0206收到肇定稿 【基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990450)、 【作者蕾介】张绍东,男,1972年生。1993年毕业于武投大学空阃物理系现为武汉大学无线电科学技术系耐教授 主要从事重力渡非线性传播方面的研究E.n城I:划@whuedu.cn 万方数据 4期 张绍东等:中层大气中重力波饱和机制的数值分析 455 2数值模式 从大气运动方程出发,考虑二维无粘、可压大气,控制方程有如下形式 孕+掣盟+曼掣:o, 掣+警+智字+笔一o,a£ az az 。az ”’ 掣+堕掣+警+筹+印_0’df dz dz dz ”‘ (1)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