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中南部竹筴鱼资源现状及其合理利用.pdf

东海中南部竹筴鱼资源现状及其合理利用.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海中南部竹筴鱼资源现状及其合理利用

第 24卷 第 5期 自 然 资 源 学 报 Vol124 No1 5 2009年 5月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May, 200 9 筴鱼资源现状及其合理利用 1, 2 1, 2 1, 2 李建生 , 严利平 , 凌建忠 ( 1. 农业部河口与海洋重点开放实验室, 上海 200090;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东海水产研究 , 上海 200090) : 论文利用 1997~ 2000年东海中南部渔业资源调查 测定竹筴鱼的生物学资料, 运用 Fi2 SATÒ 软件估算了相关的生长和死亡参数, 同时对其生长方程进行了拟合; 用 Beverho2H olt动态 综合模型计算了竹筴鱼的单位补充量渔获量 (Y /R), 并根据不同的捕捞死亡系数 F 和开捕年 w 龄 t 的组合来求得 Y /R的变化并绘制单位补充量渔获量曲线。20世纪 90 年代末期东海中南 c w 部的竹筴鱼生长参数理论最大 长 L 、生长参数 k、理论生长起点年龄 t 分别为 32013 mm、 ] 0 01 52、- 01 27龄, 拐点年龄和拐点体重分别为 1183龄和 12715 g; 总死亡系数、自然死亡系数、捕 捞死亡系数分别为 21 91、01 57、21 34, 开发率为 01 80, 处于过度利用状态; 当前捕捞强度下对应的 单位补充量渔获量 Y /R值为 31 5 g, 叉长 154182 mm, 体重 481 85 g。在当前捕捞死亡系数不 w 变的情况下, 开捕年龄提高到 119 龄可获得最高水平的 Y /R值 79139 g, 其对应的叉长为 w 21 1 7mm, 对应的体重为 13312 g。为了合理利用其资源并保证渔业的可持续性, 建议适当降 低开发率至 01 以下, 同时提高开捕年龄为 115龄以上和开捕叉长为 190mm。 : 东海中南部; 竹筴鱼; 资源; 合理利用 : S9321 4 : A : 1000- 3037( 2009) 05- 0772- 10 1 引言 竹筴鱼(TrachurusjaponicusTemm inck et Sch legel, 1844)隶属于鲹科, 竹筴鱼属。竹筴鱼 为暖水性中上层鱼类, 分布于南海、东海、黄海, 但以东海、黄海为主要产地。东海区竹筴鱼 以中南部海域的个体较大, 分布于黑潮和黄海冷水团舌峰之间潮隔附近, 生殖季节成群游向 近岸, 东海外海区产卵盛期水温 19~ 2115e ; 越冬区域在黑潮暖流影响的海域内, 特别在 100m 等深线附近。在东海和日本海海域, 竹筴鱼是日本大中型围网渔业的重要鱼种, 4 4 1959~ 19 年间产量达到 33 @10 ~ 48@10 t的高水平, 19 7年产量急剧下降, 到 1980年 4 4 [ 1] 减至 4 @10 ,t 20世纪 90年代以后产量有 恢复, 保持在 20 @10 t左右 。东海区的产量 [2, 3] 变化 是和上述趋势相一致的。根据形态特征和分布、洄游特征划分, 日本学者将东海竹 筴鱼分为 3个种群: 九州中部群、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oban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