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Egypt_万心怡_UIBE-CUC_ TN-In-EG-AU-2016-3432》.docx
EP ID: EP-In-CN-IB-2014-8507
TN ID: TN-In-EG-AU-2014-3432
分会:UIBE-CUC
志愿国家:埃及
项目名称:Horreya Project - Arab Program for Human Rights Activists (APHR)
时间:20-06-2014 to 05-08-2014
埃及——收获的不只是经历
此刻写下这篇日志的时候,距离离开埃及的日子只有三天了。内心里各种滋味在翻滚着、呼啸着,似乎马上就要冲破胸腔奔腾而出了。心里念着要留些纪念给自己,于是便拼命的想抓住一些,把他们记录下来,可偏偏又总是抓不到、摸不着,任由这些莫名的情绪从指缝间溜走,被窗外仍有些喧嚣的夜色淹没。真的,让我从何说起呢?回想起呆在埃及这一个月时间的种种,美好的东西的太多,难忘的回忆也太多,反倒让我不知该如何下笔。但总要留下些什么,那便从头来过,从旅程的最开始说起吧。
说起来每个人都在问我,你怎么会跑去非洲?是的,我也在问自己我怎么会?这是个完全在我意料之外的国家,是个之前我以为我一辈子都到不了的地方。但生活总是奇妙的,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其实最初的开始可以用一时冲动四个字来形容。对的!真的是一时冲动。最开始想要逃避国内一些烦心事,也为迎接一个全新的自己。想想自己一转眼开学就要不折不扣的加入大四学姐的大军,还有一年大学生活就要结束了。时间飞速的溜走,快的让我来不及停下来想一想梦想最初的模样。此刻却突然不禁问自己—剩下的如此宝贵的时间里是否我还要继续浑浑噩噩的度过?究竟我还能做点什么,值得让我以后回忆、让我躁动、让我热泪盈眶!于是便填写了那张简洁的报名表,那时的我还不知道我和埃及的故事就由此开始了。
不得不承认的是,过程远非一帆风顺,相反可以说是曲折万分的。跳过报名、面试、挑选项目和匹配的种种不说,只申请签证一项就足以让我心力交瘁。想想那一个周,在偌大的陌生的北京城,每天一大早都要坐地铁往大使馆奔,手里握紧资料,每次都惴惴不安的不知道这次会不会又有什么纰漏,第二天是不是还要继续奔走…感谢我在AIESEC认识的最出色的小伙伴碧怡和宇辰,两个我之前并不认识的小学妹。没有这次的经历,或许我就错过了认识你们的机会,那将是我巨大的损失!每次有困难都是你们在帮助我解决,每次我灰头土脸、又挫败又气馁的时候,总是你们给我打气加油。谢谢的话已经说过太多遍,此刻我只能说:亲爱的,在我心里你们不仅是我的EPmanager(出境交流部成员), 更是我永远认定的好朋友!万幸!我最终还是拿到了签证,可以开始我不可预知的旅行了。
之所以选择埃及,是因为她有着令人着迷的古代文明和历史遗迹,埃及艳后、图坦卡蒙、木乃伊、金字塔、神庙……还有电影《木乃伊》里那些令人胆怯却想一探究竟的神秘场景。可此时的埃及政局动荡,时不时传来开罗地铁爆炸案的新闻,父母担心,自己也有些心惊胆颤。但最终因为好奇,因为渴望突破,我来了,有幸能亲身感受这个传言中让我有些许胆怯的国家,有幸能用自己的眼睛感受一个不一样的埃及,有幸没有给自己留下后悔和遗憾。
经过11个小时的飞机,我踏上这个与北京时间时差6小时的国家,那时是埃及的凌晨6点,早早听闻埃及人民昼伏夜出的作息,我十分担心没有人来接机。手机忘记开通漫游服务,一个人也联系不上,我独自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国度,看到每一个人都与自己那么的不一样,有点紧张,有点发怵。他们实际上十分友好,但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排外心理,我不敢与阿拉伯人民说话,不敢接受他们盯着我看的目光和来历不明的好意。还记得有位用黑布裹得严严实实的妇女邀请我吃苹果,她虽然不会英语,我虽然能感受到她的真诚,但仍然没有接受那一番好意。心灰地等了三个小时以后,我观察着周围,找到一个办电话卡的地方,自己办了张电话卡,操着不熟练的英语与带有浓浓阿拉伯口音的营业员交流,感到一切是那么困难。好在最终还是能与他们的负责人联系。之后我顺利见到了来机场接我的Nada与另一个澳大利亚的华裔女孩,跟我同一天来到开罗的志愿者Shiely,完美的英语让我何其羡慕,我听着她与Nada无障碍交流,我却只能在一旁附和表情,极大的不适应和难以名状的沮丧之情涌上心头。
在埃及的生活是热闹而充满欢乐的。我住的公寓是埃及首都开罗。它着实没有北京那样忙碌,有点儿喧嚣,却都是人们饭后茶余的谈笑。在这个穆斯林国家里,宗教的气息很浓厚,每天不论清晨或是办完,晨光或暮色中你都会听到远处的穆斯林庙宇里传来老人低沉而沧桑的诵经祷告声,尽管我不知道他们念诵的内容是什么,但是每次听到那声音,就会不禁的感到内心万分的祥和和敬畏。这里的人们是很友好的,尤其是对待中国人。他们会用好奇却绝对是善意的目光打量你,对你腼腆的微笑,或是走上前来跟你握手问好,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