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惠州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docVIP

(语文)惠州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惠州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惠州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语文试卷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震灾/赈灾??? 咯血/炮烙??? 蹊跷/独辟蹊径 B.游弋/颐养??? 侪辈/跻身??? 轴承/垂直轴线 C.纰漏/癖好??? 缧绁/泄密??? 薄荷/薄利多销 D.颈联/径自??? 会晤/梧桐??? 散失/散兵游勇 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建筑作为一种强制性的审美对象,一旦出现,谁的眼睛也躲不了,必须年年看、天天看。这对很多市民来说构成一种积极或消极的审美适应,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则构成一种顺向或逆向的审美教育。结果,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审美水平便水涨船高,或泥沙俱下。 A.出现??? B.逆向??? C.水涨船高??? D.泥沙俱下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央在提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后,各地积极落实,并于近期相继向社会公布了具体实施细则。 B.预计将于2015年建成的粤港澳大桥,将从根本上解决阻碍粤港澳三地交通的问题,成为深化粤港澳合作、促进三地繁荣稳定。 C.《2013年全军军事训练指示》强调,要进一步推动部队训练向实战靠拢,院校教育向部队靠拢;强化打仗思想,增强危机意识。 D.“毒胶囊”事件再次引发世人忧虑:食品里究竟有没有违法添加的工业明胶?这一点毋庸置疑,权责部门应彻查严打。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盼着吃上馒头,曾是北方农人撑持灵魂的精神支柱。在五谷中,唯有小麦历经了去岁和来年的秋、冬、春、夏四季。小麦经过______,______,方可完成它的生命旅程。它的生命元素里浸透过______,______。昔年,小麦向被北方农人视为高贵的象征。 ①春水的浇灌,夏风的熏陶 ②秋雨的滋润,冬雪的覆盖 ③月的明丽,星的璀璨,日的辉煌 ④霜的清冽,露的晶莹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④③①②??? D.③④②①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门下著籍者????????????????????? 门下:指弟子 B.其不列弟子籍,同时服膺????????? 服膺:衷心佩服 C.海内魁儒畸士??????????????????? 畸:畸形 D.深摈有宋诸子义理之说??????????? 摈:排斥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善为古文辞???????????????????? 历城周永年书昌为之语曰 B.天下之文章,其在桐城乎!?????? 自以为守其邑先正之法 C.襢之后进?????????????????????? 余之不闻桐城诸老之謦欬也久矣 D.各以所得传授徒友?????????????? 未闻相从以学文为事 7.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表现姚鼎“学术成就高”的一组是(? )(3分) ①桐城姚姬传先生鼐,善为古文辞 ②各以所得传授徒友,往往不绝 ③称述其术,笃好而不厌 ④姚先生独排众议,以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 ⑤当时孤立无助,传之五六十年 ⑥亦以见文章与世变相因,俾后人得以考览焉。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对桐城派代表人物,特别是姚鼎,表现出崇敬之情,进一步肯定了姚鼎“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的文学思想。 B.作者曾经对湖南没有人学习姚鼎的文章感到奇怪,后来获知一些人喜欢并学习姚鼎,而这些人中最优秀的是作者朋友之子欧阳勋。 C.文章虽然是为欧阳生文集作的序,但对该文集着笔不多,更多是介绍了姚鼎之后桐城派的衍演发展、流传分布和主要成员。 D.文章指出桐城派延绵而有生命力的原因,张扬了桐城派的思想,揭示了文学发展的客观规律,颇有现实意义。 9.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举天下之美,无以易乎桐城姚氏者也。(4分) (2)考核一字,累数千言不能休。(3分) (3)观生之为,则岂直足音而已!(3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1)诗歌各句之间的关系有“主宾”之说,“主”起支配作用。试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句与其他各句之间的关系。(3分) (2)“杜陵寒食草青青”为历来文人传诵之笔,试分析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特色。(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①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②五步一楼,十步一阁。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9885f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