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儒家文化的性善论与西方文化的性恶论之比较》.pdf

《中国儒家文化的性善论与西方文化的性恶论之比较》.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儒家文化的性善论与西方文化的性恶论之比较》.pdf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 济南市行政学院 济南市社会主jL学院学报.4/200l 中国儒家文化的性善论 与西方文化的性恶论之比较 曹连海 [内容摘要】作为中国传统x化主流的惜幕文化是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之上的,懦采文化的性善 论主要包括^性丰善的道德理性认识、^禽之辨的^兽区别理讫、反求诸己的道德修养方法、善养 浩然之气的道德修养原则荨内害。西方文化则是以性恶论为基础的。西方文化的性恶论主要包括基 督教原罪救赎论、道德神刨沦、恶为历史发展动力论等内容。两相比较,选择儒家文化的性善论较 为明智,西方文化的性恶论则不足取。 [关键词]中国儒家文化;西方文化;性善论;性恶论;中西文化比较 作者简介:曹连海,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副教授 邮政编码250014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l j9 2001 04—0042—06 一般说来.在人性究竟为善还是为恶这个问题上,中国儒家文化主张性善论,而西方文化则主张性恶论。 通过对儒家文化的性善论与西方文化的性恶论所作的粗略比较研究,就其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和欲达致社会目 标的诉求而言,坚持中国儒家文化的性昔论理念是更明智的选择.无论是对人存在的人文环境的优化,抑或 是世界和平伟大目标的达致来说,都具有巨大的伦理导向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中国儒家文化的性善论 性善论是奠定中国儒家文化基础的最重要的基石,也决定了儒家文化的本质。这是它与世界上其他民族 文化柏区别的最根本特点。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性善论产生得很早,它大致伴随着儒学的产生而产生。在 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儒家第一宝典《周易》一书中.性善论就已经萌芽,中经孔子的仁学,而 在孟子那单获得完整的理论形态。 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孟子是儒家性善论思想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性善论理论的最后完成者。正 是在继承和发展孔于人性论的基础上,盂子创造性地将孔子哲学中带有浓重个人体验色彩的仁、义、札、智 等概念.抽象提升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伦理学范畴,并对之进行了深刻的理论论证,使之理论化、系统化, 从而使中国儒家的性善论思想获得了一个严谨、缜密、完整的理论体系。 要而言之,中国儒家的性善论思想大致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l善是人的本性。这是儒家性善论理论的逻辑起点和第一原则。此即中国儒家“人性本善”的伦理根本 原则。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哪在孟子看来.人性趋善是人的天 性,犹如水之就下一样是一种客观规律。当然,孟子肯定人性本善,并非就是肯定现实生活中的人个个都是 42 万方数据 善人,坏人并不存在。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问题,不可棍为一谈。孟子所说的人性本善,意指在人的本 性中皆有“蒋端”即善的萌芽。“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 心,智之端也。”㈤孟子认为,选四种善端正是“四穗” 即仁、义、礼、智 养成的基础和先验根据.而“四 德”则是“四善端”得以保持和发展的工具和手段。善性虽然是人的本性,但它不会自然而然地自我保持; 人必须借助于对仁、义、礼、智这四种善德的认知和实践,即思善择善,广施善行善举,才能保有和发展自 己的善性。“啊善端”和“阴德”的发展处于辩证的统一过程之中。孟子之后,汉代硕儒董仲舒又在孟子“四 德”说中增人“信”德,将“四德”发展为“五常”。因此,后世儒家即以“五常”解说性善论,并通过刘 “五常”道德信条内容的充实和发展完善性善论。 2.善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规定性。儒家认为,人的道德价值是把人从动物界提升出来并使人与动物根 本区别开来的本质规定性;必须把人性本善的人性论原则提到“人禽之辩”的高度上来认识;有没有善性, 是A与非人的分水岭,是人或禽兽的本质性区别界限。人与禽兽的不同,归根结底在于有没有那~点善性。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儿稀”。删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 无是非之心,非人电。”Ⅲ孟子曾当而指斥梁惠王:“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 人者也。”脚孟子认为,梁惠王只顾自己享乐,对人民的疾苦却无动于衷,麻木不仁,任其饿死也毫无恻隐同 情之心,理所当然地应被划入“禽兽”或苦“非人”的范暗。 3“反求诸己”的求善持善的道德修养方法。儒家并不认为善德对人来说是与生惧来的。作为人的善性 萌芽的善端,若得不到顾护,就会枯萎死亡而丧失。孟子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 禽兽。”@要保持和扩充善端并进而达于善德,只有通过道德主体的道德理性和道德实践的作用这个中介才能 获得战功。 在儒家那里,道德修养的过程就是将人的善端扩充发展为善德的过程,同时也就对是仁、义、礼、智、 信“五常”道德信条的认识和实践的过程。在道德修养的方法网题上,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求

文档评论(0)

qsp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