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州地铁中转站高峰期的中转能力分析
广州地铁中转站高峰期的中转能力分析
调查背景
1. “交通可用性”的内涵
交通可用性是一个多因素概念,涉及到容易使用、系统的有效性、用户满意,以及把这些因素与实际使用环境联系在一起针对特定目标的评价。按照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至2010年广州建成的轨道交通线路将超过200公里,至2020年广州建成的轨道交通线路将超过500公里,形成包括密集的城区线、快捷郊区组团线和城际线在内的大都市轨道交通网络。广州,正在成为地铁上的城市城市在发展中产生了对地铁的需求,地铁的发展则构建起城市的脉络。地铁的运行则为城市带来深远的经济、社会效益。就广州而言,轨道交通线网的建设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第i趟车到达瞬间的等待人数(2) 第i趟车发车瞬间的等待人数 (3) 第i趟车该站的上车人数(4) 第i-1与i趟车间隔内到达的人数 (5) 1 134 65 69 40 2 122 25 97 57 3 83 1 82 58 4 144 59 85 143 5 176 86 90 117 6 213 111 102 127 7 194 89 105 83 8 198 96 102 109 9 194 77 117 98 10 175 79 96 98 11 210 92 118 131 12 165 61 104 73 13 184 70 96 123 14 144 50 91 74 15 117 25 79 67 16 120 38 87 105 17 115 26 86 77 18 96 11 85 70 19 122 35 86 111 20 111 25 89 76 21 114 12 102 104 22 141 1 140 129 23 83 0 83 82 24 131 5 126 131 25 182 43 139 177 26 181 37 144 138 27 185 14 171 148 28 101 0 101 87 29 197 63 134 197 30 218 65 153 155 31 254 122 132 179 32 255 115 140 133 33 272 81 191 157 34 260 96 164 179 35 181 29 152 85 36 161 23 138 132 37 137 0 137 114 38 129 1 128 129 39 118 3 115 117 40 124 0 124 121 说明:地铁车次是按照严格的每3分钟一班的,本次调查选取客流高峰期的2个小时,17:30-19:30.记初始班次为1,以后各班次依次记为1,2,3…. 表中各栏数据关系如下: 4 i 2 i- 3 i, 5 i 2 i- 3 i-1 2.到达人数与上车人数的数据分析
观察表中第 5 栏,可以看出有明显的客流到达高峰,且时间间隔趋于稳定。做出相关数据的散点图如下:
数据分析:图中峰值点的合理解释是,由于广州地铁在“体育西路”站1号线与3号线交汇,客流高峰期时,两条线的班次有重叠,即:两条线上有两班车同时到达体育西路站,从1号线下来的客流刚好大量涌入3号线,这种情况造成瞬时间客流激增,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多次遇到这种情况。瞬时到达的客流激增长时间(观察期内)来看,对到达客流的分布规律无显著影响,这点将在假设检验部分论及,从实地调查来看,这部分激增的客流很快就会被稀释,滞留在站台的客流很快得以缓解。
观察表中第 4 栏,可以看出上车人数随着到达人数的增加而呈现同步增加的态势,这一点也符合经验规律。做出相关数据的散点图如下:
数据分析:图中峰值点对应客流量的峰值点,到达人数多,载客压力随之上升,上车人数随之增多,比较拥挤。当客流量不大时,载客压力不大,能充分吸纳到达客流量且相对宽裕,这种情况下,上车人数相对平稳,符合经验规律。
3. 到达人数与上车人数分布规律的预测
用spss软件的Graphs-Histogram,可以做出频数分布直方图,根据该图可以预测数据的分布规律。
到达人数分布规律的预测
用spss软件的Graphs-Histogram,做出到达人数R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
可见到达人数服从正态分布,即:R~N 113.73,37.142 。
上车人数分布规律的预测
用spss软件的Graphs-Histogram,做出上车人数S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
可见上车人数服从正态分布,即:S~N 114.50,28.852 。
4. 到达人数与上车人数分布规律的K-S检验
一个样本柯尔莫哥洛夫-斯米诺夫检验(One-Simple Kolmogorov-Smirnov Test)是用来检验样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