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愚公移山》学案稿
《愚公移山》学案稿
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
(一)整体感知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列子》是东晋人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本文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
(二)学法引导
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二、自学阶梯评估
(一)达标训练
1、《愚公移山》选自《 》,体裁是,本成语故事说明了的道理。、给加的字注音:
始龀( ) 穷匮( ) 厝( ) 万仞( ) 魁父( ) 亡以应(
3、解释句中加的词语:
始一反焉( )毕力平险 )杂然相许 ( )()渤海之尾 ( )寒暑易节( )、指出意义和用法有别于其他两句的一项。
①于A、直通豫南,达于汉阴。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C、②而A、面山而居。B、C、室而谋曰。③其( )
A、其如土石何?B、其妻献疑曰。C、帝敢其诚。仔细阅读下面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9、下面句子中加粗的字与“始一反焉”中“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系向牛头充炭直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一狼洞其中
10、下面句子中加粗的字与“以君之力”中“之”的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于厅事之东北角 B.策之不以其道
C.杜少府之任蜀州 D.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
11、给下面句子选择正确译文:(4分)
(1) 其如土石何?( )
A、 如果碰上土块石头又该怎么样呢? B、他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
C、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 D、还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
A、 你的心太顽固,顽固到一窍不通,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B、 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不如。
C、 你思想的顽固,到了不可开窍的地步,连妇女和小孩都不如。
D、 你的心很固执,固执到不可改变,还不如妇女和小孩。
12、根据文段内容用原句答题。(4分)
(1)反映愚公移山艰苦情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愚公能够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表现愚公移山深得人心的一处典细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晋文张湛对本文曾有“屈其理而服其志也”的评点,这一评点是针对文中“______________ ”而言的。
13、“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无穷匮也”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运用这种句式,其目的是表现愚公( )
A、思想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B、把希望寄托在难以实现的幻想中。
C、要世世代代移山,不达目的不罢休。
D、要造福子孙后代,创建千秋伟业。
14、下列关于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开头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暗示了愚公移山的困难很大。
B.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C.从杂然相许”和“邻人京城氏之霜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两句可看出愚公移山受到众人的拥护。
D.选段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
15、作者写《愚公移山》的目的是( )
A.批判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B.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C.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抱负。
D.宣扬因果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
16、对选段分析有错误的一项( )
A、智叟和愚公之妻都对愚公移山之事提出了疑问,但愚公之妻是善意的,而智叟的话却句句充满嘲讽。
B、愚公认为移山能够成功,是因为他看到了自然的不变和人的无穷无尽,正确地看待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
C、智叟之所以对愚公移山采取讥讽的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