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CPS历史]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pdf

《[CPS历史]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pdf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PS历史]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pdf

·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回顾· 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史研究 的回顾与展望 陈明光 郑学檬   按照经济学的定义 , “赋税”指的是“国家凭借 近代史学转变的时期 , 也是“独立的现代意义的中国 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活动。体 经济史学科正式形成”的时期 ②。这种学术演变的时 ① 现国家同社会集团、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关系” 。 代特征在古代赋役制度研究领域也有鲜明反映 , 即不 因此 , 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及其实施状况 , 对历代国计 少学者在继承发扬传统史学方法 , 注重传世文献的考 民生、社会稳定、阶级关系和经济增长都有重大影 据 , 辨析制度条文内容的同时 , 有意识地借助近代西 响。早在先秦时期 , 不少政论家对此就有清醒认识 , 方的经济学和财政学的理论 , 对古代赋役制度史做出 提出影响久远的“轻徭薄赋”主张。如《孟子·尽心 一些不同于《通典》、《文献通考》等史籍的编排、阐 篇》称 : “有布缕之征, 粟米之征 , 力役之征 , 君子 释和评论。此期出版的一些通史体裁或断代体裁的财 用其一 , 缓其二 , 用其二而民有殍 , 用其三而父子 政史、经济史著作 , 都以一定的篇幅叙述赋役制度 , 离。”《荀子·王霸篇》则将“轻田野之征 , 省刀布之 比较突出地表现出这一研究趋向。例如 , 胡钧《中国 敛 , 罕兴力役 , 无夺农时”, 作为富国之术。汉代以 ( ③ ) 财政史》 商务 , 1920 首次从财政学的角度评述 降编纂的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十通”等各种体 唐朝两税法的五大优点 , “一曰税制单简, 二曰合于 裁的史书典志 , 多把赋役制度作为不可或缺的内容 , 租税以贫富为公平之原则 , 租税之公平者 , 与他种人 以求给后世治国执政者以警示借鉴。这说明赋役制度 权以个人平等为原则者不同 , 必视负担租税之能力。 一直是中国传统史学关注的重点之一。然而 , 因时代 两税以资产为宗 , 不以丁身为本 ……则其合于负担能 局限 , 传统史学不可能全面和深刻地揭示赋役制度所 力可知。三曰合于租税普及之原则。两税法中定行商 蕴含的丰富内涵和多层外延。驯至 20 世纪 , 由于资 者纳税三十分之一 , 度与所取与居者均 , 无使侥利 , 料、理论和方法等空前拓展 , 史学界加深拓宽了对中 则能普及于一般人民更可知。四曰以货币纳税 , 两税 国古代赋役制度史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 , 研究取得划 则于征米外 , 均以钱计 , 不可谓非税法之进化。五曰 时代的突破 , 成果极其丰硕。必须指出 , 外国学者特 因出制入以为税则 , 为财政学上极正当之办法 ……极 别是日本学者对此亦用力甚勤 , 他们与中国学者共同 合于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hf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