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三十年代现代诗风的开拓.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十年代现代诗风的开拓

三十年代现代诗风的开拓 现代诗风 开拓者:戴望舒、卞之琳 现代诗潮 现代诗风 《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是纯然的现代的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的情绪,用现代的辞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现代》中的诗,大多是没有韵的,句子也很不整齐,但它们都有相当完美的肌理,它们是现代的诗形,是诗(施蛰存《现代·关于本刊中的诗》1933-11-4卷1期) 现 代 人 现代人实际上是一批受到西方意识形态和象征主义文学影响的文学青年,他们生活在大城市,不问政治,远离人民(蓝棣之《现代派诗选·前言》,1986-5版) 现代人实质是一种自由的个体,他在精神上疏离了国家精神,成为皈依个人的孤独漂泊者 现代生活 都市生活,这里面包含各式各样独特的形态:汇集着大船舶的港湾,轰响着噪音的工厂,深入地下的矿坑,奏着Jazz乐的舞场,摩天楼的百货店,飞机的空中战,广大的赛马场……甚至连自然景物也与前代的不同了(施蛰存《关于本刊的诗》) 现代情绪 现代派诗中,我们很难找出描写都市,描写机械文明的作品。在内容上,是横亘着一种悲观的虚无的思想,一种绝望的呻吟,他们所写的多绝望的欢情,失望的恐怖,过去的迷恋。他们写自然的美,写人情的悲欢离合,写往古的追怀,但他们不曾写到现实(孙作云《论现代派的诗》) 一种失落、惶惑、感伤、苦闷的情绪,反映出现代人孤独、寻梦、沉思、倦怠的心态(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论》) 内向性的自我开掘,咀嚼人生的彷徨忧郁,表现时代的阴暗情绪,成为现代派诗歌的主要情调(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 戴望舒的诗风及其转变 戴望舒年谱 戴望舒的诗风 戴望舒的“诗论” 年谱(1905-1950) 1905年11月5日生于杭州,父亲戴立诚,为杭州财政局和中国银行职员,母亲卓佩芝。 1914年(8岁),入杭州鹾(CUO)务小学读书。 1919年,入杭州宗文中学读书,开始文学活动。 1922年9月,同杜衡、张天翼和之江大学学生施蛰存等组织“兰社”,1923年元旦,创办《兰友》(1923年7月1日停刊,共出17期)半月刊。主要倾向鸳鸯蝴蝶派风格。 1923年夏,和施蛰存一同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2-1924年之间开始写新诗,收入《我的记忆·旧锦囊》里。 1925年秋-- 1926年夏,入震旦大学法文特别班。通过法文阅读了魏尔伦等象征派诗人的作品,参加革命活动。 年谱 1926年3月17日,同施蛰存、杜衡创办《璎珞》旬刊,共出四期。他发表的作品:夜莺(散文,1期)、《凝泪出门》(诗,1期 )、《流浪人之夜歌》(诗,2期)、《可知》(诗,3期 )、译魏尔伦的诗《瓦上长天》、(1期 )、《泪珠飘落萦心曲》(3期 )、书评《读仙河集》。 秋季,加入共青团、国民党,停止文学活动。 1927年4月,革命政变后,回杭州避难,开始“文学工场”时期。翻译了夏多里布昂的诗歌《少女之誓》。 7、8月,去北京,结识冯雪峰、姚蓬子、冯至、沈从文等。 2个月后回杭州,翻译英国颓废诗人陶孙的诗。 年谱 1928年夏,创办《文学工场》,未出版就因内容激烈而书局拒绝付印。在1、2期上,有《断指》、《放火的人们》两首诗。 爱上了施绛年,《我的记忆》诗集中“雨巷”、“我的记忆”中流下情感生活风波的痕迹。 9月10日——1928年12月,创办《无轨列车》,出8期被禁。 1929年初,创办水沫书店,任编辑。 4月1日,《我底记忆》水沫书店出版,收1922-1929年诗作26首,扉页印有A Jeanne(给绛年)。 9月《新文艺》月刊创刊 1931年春夏之间,同施绛年订婚。 1932年,凇沪战争爆发后,回杭州,筹划出国。 8月,自编的诗集《望舒草》由现代书局出版收1929年-1932年去国前的诗作41首,集后附《诗论零扎》。 10月8日,乘“达特安”油轮赴法。 年谱 1933年9-10间入里昂中法大学。 1934年8月去西班牙旅行。 1935年4月,被中法大学开除。 5月,回到上海。 10月,受胡适邀请为中英庚款基金翻译《堂吉诃德》 1936年,5月父亲病故。 6月,同穆丽娟结婚。 10月,《新诗》创刊,受战争影响1937年7月停刊,共出10期。 1938年5月,全家去香港。 8月,主持《星岛日报·星座副刊》。 年谱 1939年5月,与张光宇等合办《星岛周报》,任编委。 7月,与艾青合编《顶点》诗刊。 8月,受茅盾委托,创办《中国作家》英文版。 1941年6月,与穆丽娟离异 1942年3月,

文档评论(0)

9885f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